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ercana-Donjovier矿区位于秘鲁南部Arequipa省境内,西科迪勒拉山构造岩浆带南西段;区域上为纳兹卡洋壳板块向南美大陆板块俯冲所形成的安第斯陆缘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构造线的方向与安第斯山轴线方向相同。根据秘鲁能矿部对其成矿带划分,属秘鲁南部古近纪斑岩成矿带,该带产出有Cerro Verde、Cuajone、Toquepala、Quellaveco等7个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铜-钼)矿床。这些矿床的矿化均与古新世-始新世安山斑岩的侵入有关,而区域北西向的断裂控制了含矿斑岩的侵位。该研究区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具备了斑岩型铜矿形成的条件。本文在大量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采用地、物、化、遥多种方法,对研究区的地质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典型矿床对比分析、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果。1、分析了研究区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本区处在秘鲁南部古近纪斑岩铜矿带之上,属于岛弧成矿环境,表明了本区在成矿地质条件上的优势。2、运用卫星遥感图像对区域构造进行了分析,解译出了区域的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的分布特征;运用遥感主成分分析技术,提取了矿区及周围主要热液蚀变矿物的信息,对寻找斑岩铜矿起到了指示意义。3、对全区控岩、控矿的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寻找到了矿区的矿化露头异常,划分出了矿化蚀变分带;并对已施工钻孔的矿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斑岩的侵入受北西向和近南北的构造复合控制,矿化主要和英安斑岩和硅化侵入角砾岩有关。4、矿区地表地球化学取样结果显示了矿区的矿化中心;通过我校何继善院士发明的双频激电仪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圈出了激电异常带。5、通过秘鲁南部古近纪斑岩成矿带上典型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的对比,对本矿区的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