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m_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中的关键一环,不仅对各民族地方管理内部事务,调整利益关系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保障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与落实。2015年《立法法》修改后,以放权与限权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了享有地方立法权的主体范围。鉴于自治地方特殊的民族复杂性,这种“权力下放”对其立法活动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在五大自治区中拥有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壮族更是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加之靠山沿海、临界沿边的独特地理位置,对广西立法问题的研究更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那么在此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各级立法主体应当如何积极行使一般地方立法权与民族自治立法权,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拓宽民族法学的理论研究领域,使民族法学的研究与不断发展变化的民族社会现状相适应,奠定扎实的民族法制学术基础。而且通过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立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本地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和长远发展,构建现代化的民族法制体系。本文在参阅借鉴国内学术界前沿的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法学、民族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查,较为系统地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问题进行了全面规范的研究、分析、建议和总结,以期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立法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基础。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自治地方立法活动,是包括一般地方立法活动与民族自治立法活动在内的广义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概念,从而确定了文章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本质特征,即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和表现形式特殊性。阐述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活动必须遵循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益,共同发展与繁荣以及科学与民主立法等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概述。回顾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进程,尤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立法基本情况,分别从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生态领域以及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其他方面,对广西现行有效的立法成果进行总结。展现了其不断提高的立法数量和立法质量,肯定了自治地方法规的规范功能愈发显著。第三部分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问题分析。重点结合广西立法工作现状,研究了民族地方立法工作存在的障碍并分析具体原因。实践中,由于立法规划与实地调研不充分,导致了立法项目缺少民族地方特色;由于民族法制工作技术较为落后,导致了法规质量不高与实效性不强;由于立法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了立法活动监督不力,也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及追究机制。第四部分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完善途径。作为本文的重点章节,通过梳理现阶段具备的新条件、新环境,提出了民族自治地方特别是广西立法工作的完善意见与发展途径,以期提高民族地方法治化与现代化水平。《立法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立法条例》的修改带了诸多积极因素,为广西立法工作创造了更加开放与便利的环境。应当积极把握机遇,通过建立专业化法制工作队伍,结合地方特点,立足民族事务,完善立法监督与责任机制,发挥民族力量实现立法创新,从而全面适应本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当然,在行使自治立法权与地方立法权的同时,必须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真正实现民族地方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提高民族自治地方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最终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的实现。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方面体现在从广义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视角,结合广西立法工作研究当前民族地方立法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另一方面体现在从新形势下的立法环境,探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发展的具体对策,尤其是建立健全立法保障机制,并广泛吸收少数民族力量实现立法创新,从而完善民族地方法制化建设。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胃半固体排空功能及其与血清NO水平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学方法对33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级10例,B级17例,C级6例)和14例健康志愿者的胃半固体排空时间进行
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二期南延伸段,由南内环桥向南延伸3.7 km。试验时为原始河道,土质为细沙土,部分为回填土。试验应用双套环法测试土层的饱和导水率,确定土层的入渗特性。并建立入渗特性与颗粒级配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同时对工程的施工与管理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主要通过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4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新常态"一词,开展了研究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本人对新常态的理解为在互联网时代下,世界经济文化及先进思潮
随着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将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理论基础知識,让学生充分掌握信息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回顾以往的教学生涯,谈谈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运用。  一、提升自身教学观念与素养:“天、地、君、亲、师“,这是传统观念上教师的地位,在过去教师就是
以大雍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该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结构施工和运营状态的稳定安全系数,对桥梁的失稳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该桥具有足够
目前,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在高职院校开设应用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确立应用写作教育学科地位的迫切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全社会“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深入人心,人本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图书馆的最佳管理模式。为了使人本管理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图书馆的管理者就要认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