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与成就动机的文化差异: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比较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p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文化中,个体都很关注自尊或自我价值。当一个人能够体现自尊时,他/她会感到满足和幸福,这将进一步增强他/她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形成的,个体与周围对象(特别是父母、同龄人)及社会的互动,是自我概念发展的主要信息来源。
  每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文化。印度尼西亚和中国虽然都是东方国家,但是,也存在文化差异,从而,不能保证两国人民具有相同的自我概念。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影响他/她的各种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如果人们的自我概念存在差异,那么他们的成就动机可能也会存在差异。关于自我概念与成就动机的文化差异研究,往往是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进行比较的,那么,考察同为东方文化的印度尼西亚人和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与成就动机,则能更为精细地研究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的文化差异,不仅能够深化自我概念文化差异的研究,而且有利于不同文化、不同亚文化之间的人们的理解和交流。据此,本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印度尼西亚Atikah Lu’lu Khairatun(2012)编制的成就动机问卷,对529名被试(印度尼西亚人256名,中国人273名)通过线上测试收集数据,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印度尼西亚人的自我批评维度小于中值外,印度尼西亚人和中国人的自我概念水平与成就动机水平均高于量尺的中值;(2)印度尼西亚人和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印度尼西亚人的生理自我高于中国人,中国人的道德自我、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总分高于印度尼西亚人;印度尼西亚人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中国人;(3)自我概念的自我行动、自我批评、自我认识、生理自我和国别均能预测成就动机,其中,自我行动、自我认识正向预测成就动机,自我批评、生理自我负向预测成就动机;(4)自我概念在预测成就动机时存在国别差异,对于印度尼西亚人来说,自我概念的道德自我、自我行动、自我批评均能预测成就动机,道德自我、自我行动正向预测成就动机,自我批评负向预测成就动机;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我概念的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满意、社会自我均能预测成就动机,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维度正向预测成就动机,自我满意负向预测成就动机;(5)自我概念的道德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满意、自我行动、自我批评和成就动机可以生成一个判别函数,由此可对印度尼西亚人和中国人进行分类,其中,对已知情况的分类正确率为76.9%,对交叉检验情况的分类正确率为76.2%。由此可见,印度尼西亚人和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与成就动机存在差异,同为东方文化,两国人民的自我概念与成就动机也是不一样的。研究自我概念等心理学问题的文化差异问题,不仅需要比较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也需要比较各种亚文化之间的差异。
其他文献
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并且改变着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这种变化更深的高校大学生的适应,新媒体环境影响了大学生活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人为关怀的研究有助于大学生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有助于大学生对新媒体的阵地占领,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世界,由此来不
学位
国有企业是国之根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党执政的重要基础。现阶段,国有企业尤其是煤炭企业面临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竞争日益激烈。国有煤炭企业要想在发展,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环境中生存,并且立于不败之地,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当前经济发展迅猛,在国有煤炭企业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在经济工作开展中有着生命线特性,同时企业现代化管理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支
学位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网络信息碎片化亦应运而生。网络信息碎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话语等方面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深入探讨网络信息碎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变化,对于加强和改进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网络信息碎片化进行概述。阐释碎片化和网络信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针对我国实际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加以论证,提出了优先权制度的立法构想,力图以此为优先权制度研究做出有益的探索.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优先权制度进行论述:首先,从国内外优先权制度发展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优先权制度所面临的问题;其次,阐述了优先权制度的概念和性质,从概念、特征、性质人手,并且分析比较了优先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关系,通过介绍优先权制度历史沿革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关优先权制度的学说及立法例,包
金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与一般概念中的“金钱”不同,心理学研究中的“金钱”更多指个体认知结构中对于金钱的整体认识,而不是拥有财富的多少。在文学作品中,金钱一般会被描述成腐蚀人们道德感的恶魔。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观点过于简化了金钱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关金钱对心理和行为影响的讨论由来已久,有学者认为金钱能激发个体的激情和动力,人们渴望金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与满足;也有学者认为金钱
学位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积极行为,这一行为反过来亦能够使个体更好的融入、适应社会。亲社会行为使社会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因此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作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储备人才,是未来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大学时期又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了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能够为家庭、高校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方面提供参考。以往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
学位
助人行为指的是一个人自愿的无私地为他人提供帮助而不计较回报的道德行为。影响助人行为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格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大部分研究对青少年的助人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情境及个体因素的单独考察,二者对青少年助人行为的共同作用研究较少;在前人的研究中,缺少对人格与助人行为关系的调节变量的关注,特别是缺少对情境在人格与助人行为关系中所起的作用的关注;社会观点采择的不同类型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学位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道德困境都包含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研究发现,事实的(不)确定性不止是控制变量,可能还是解释道德困境问题的关键变量(Christensen&Gomila,2012)。本研究由人们对不确定性的表达方式——概率着手,聚焦于道德困境问题,试图从双方道德理论(theory of dyadic morality,TDM,Schein&Gray,2017)的角度重新解释道德困境中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