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管道溢油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t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道风险评价技术自上世界70年代起发展至今,逐渐经历了从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到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的转变过程。管道风险评价技术在陆上管道的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海上管道的应用中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在借鉴国外管道风险评价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的海底管道运行状况和环境条件,建立了一套海底管道溢油风险评价的方法。首先进行了危害辨识,建立了海底管道溢油事故的故障树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多级模糊综合评价评价方法,建立了海底管道溢油风险评价体系。(1)海底管道溢油可能性指标体系将腐蚀、第三方破坏、自然力、疲劳、误操作作为第一级指标,并逐层建立了二级、三级指标体系。在溢油后果指标体系中,将介质危害和后果控制作为一级指标,向下建立了二级、三级指标体系。(2)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专家意见法确定模糊关系矩阵。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最终关于可能性和后果均能得到一个0~100的得分。分数越高表明风险越大,并根据其在风险矩阵中的位置判断其风险是否可接受。(3)分别针对输油、输气和混输管道,对海底管道的溢油量算法进行了研究。为了使溢油后果指标体系中的溢油量指标同时体现五大风险源的影响,提出了综合溢油量的概念。(4)对管道定量风险进行了初探,研究了海底管道在腐蚀情况下,溢油概率的计算。内腐蚀深度采用了SwRI模型,内腐蚀长度认为是服从Weibull分布的随机变量。而外腐蚀深度和长度均被认为是服从Weibull分布的随机变量。分别用不同的爆破压力模型计算了溢油概率的大小。
其他文献
 后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新出现的理论思潮,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的新思潮。后马克思主义肯定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理想,特别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水泥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实现了由机立窑、湿法窑和立波尔窑等落后工艺向新型干法先进技术的转变,现在已经是完全成熟的第二代节能环保新
惠州:新进项目落户须先过环保关;南通:富士通自主开发出无铅电镀等技术和产品;海盐:调整标准件表面处理工艺积极应对欧盟的RoHS指令;太原:改变工业“围城”现状 5企业将迁至异地;厦门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国家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达到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运用相关政策为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住房或廉租房补贴的标志性工程。近年来,国家加大保障性
中西文化及法律制度上的差异会给法律翻译工作者的翻译活动带来一定困难,译者除了具有基本的翻译常识,还应了解并掌握在法律文件中常出现的古英语、拉丁语、法语词汇,同时法
微流控技术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的特点,且所合成产物形貌和单分散性好,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中。本文对微流体技术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做了系统的阐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