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的阴影仍未散去,而2005年至今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仍在继续。面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面对更为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格局,我国商业银行都深刻地认识到原有的以信贷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和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增长方式已严重滞后,并参考国外银行的发展模式,纷纷提出了零售银行的概念,但如何制定相宜的战略、顺利实施转型仍是各家银行时下发展的关键。中国民生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中的一员,亦不例外。本文通过对目前商业银行收益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中国民生银行与较有代表性的国内上市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的差异,借鉴香港汇丰银行收益结构发展变迁的启示,研究民生银行收益结构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战略转型的建议。论文共由5部分组成:第一章在分析背景的前提下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重点介绍了影响银行收益结构的因素及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及方法。第二章在介绍了我国收益结构发展概况,一方面通过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等指标分析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当前收益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探讨了我国银行现有分产品收益结构特征。第三章对汇丰银行100多年的历史分为5个不同阶段对其收益结构的变迁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其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及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收益结构的变化,并在最后一节归纳了其收益结构变迁给我们的启示。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对中国民生银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及中间业务的主要数据进行了横向及纵向的比较对其收益结构进行了分析;接着从主要财务指标、主要监管指标及人均效益指标三个方面对民生银行与我国四大国有上市银行及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三家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关键指标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最后对自身中间业务收入结构近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在分析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现状(第二章)的基础上、借鉴汇丰银行收益结构发展(第三章)的经验,重点针对民生银行收益结构的现状及存在不足(第四章)从零售银行转型、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及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三个方面提出民生银行当前的战略转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