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软实力的一种,有着不可估量的无形能量。它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一个国家经济信用的“晴雨表”,它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信用环境的优劣,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整个社会信用建设具有导向作用,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因此,提高政府公信力,对解决当前社会信任缺失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今政府公信力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首先是公信力概念的基本内涵混淆不明。有学者认为公信力属于信用,有学者认为公信力属于信任,有学者认为公信力属于能力,还有学者认为公信力属于资源。其次是缺少不同学科对政府公信力的交叉研究。现有研究多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出发,以探讨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为研究重点;而较为忽视对公众的研究及对传播过程的研究。另外,当今社会已经踏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不仅为公共关系运作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而且也给公共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伴随现代政府行政事务日趋复杂多样、公关技术和手段日趋先进、公关机构与人员专业化、公关服务流程重组等,政府公关的操作模式、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越来越侧重新媒体公共关系也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文从政府公共关系的角度切入,借助传播学和政治学理论,全面分析政府公信力的内涵,探讨政府公信力建设背景下新媒体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并尝试提出相应策略。本文在介绍政府公信力与新媒体概念的基础上,首先概述了政府公共关系的对建设政府公信力的作用,分析了新媒体数字化、大容量、易检性与高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渠道更广、信息控制和垄断更难,也使得政府新媒体公共关系的作用更加凸显。其次,本文提出了政府公信力建设背景下新媒体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即政府公共信息管理、政府声誉管理、新媒体舆论危机管理与新媒体媒介事件管理。最后,本文提出了政府公信力建设背景下新媒体公共关系的策略与措施。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有利条件,通过政府网站、网络社区、官员博客、手机短信、电子杂志、舆论动态追踪等方式,积极发挥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等功能,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公共关系,创造有利于自身的组织-公众-环境关系生态与良好互动,进而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