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妇科肿瘤由于其临床症状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70%患者就诊时已是临床晚期,导致妇科肿瘤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妇科肿瘤是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在体内,由于血清与组织有着密切联系,癌细胞的特异性代谢产物和肿瘤标志物的渗入必然反映在血清中内环境的改变,使肿瘤患者血清自体荧光光谱发生变化,因此,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肿瘤患者血清自体荧光光谱的变化,可能会获得肿瘤患者细胞的代谢信息,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为此,我们对妇科肿瘤患者的血清自体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并与正常人血清自体荧光光谱进行比较,探讨其手术前后、化疗前后血清自体荧光光谱的变化,以期为妇科肿瘤的早期筛查和疗效的评价提供光谱学依据。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血清自体荧光光谱,为妇科肿瘤的早期筛查和疗效的评价提供光谱学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就医的原发性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2标本的采集取正常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患者及卵巢癌手术前、手术后、化疗前、化疗后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取上层血清,4℃保存待测。3血清自体荧光光谱测定应用日立RF-45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光源为氙灯,激发光波长为300nm,荧光扫描波长为200-800nm,激发光狭缝宽度为5nm,发射光狭缝宽度为5nm,扫描速度为1200nm/min。取血清样品1ml缓慢注入标准样品池中进行检测,每检测一份样品后,样品池用去离子水洗涤。所有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避免强光照射。4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用t检验分别对肿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自体荧光光谱的峰位置、峰高进行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手术前后、化疗前后血清自体荧光光谱的峰位置、峰高进行分析。结果1子宫肌瘤组的血清荧光光谱的峰位置和峰高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330nm附近,子宫肌瘤组发生紫移,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2nm和605nm附近,子宫肌瘤组峰高明显升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癌组血清荧光光谱的峰位置和峰高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在441nm附近,宫颈癌组发生紫移,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30nm和605nm附近,宫颈癌组峰高明显升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3子宫内膜癌组的血清荧光光谱的峰位置和峰高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在613nm附近,子宫内膜癌组的峰位明显红移,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3、335nm附近,子宫内膜癌组峰高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卵巢癌组血清自体荧光光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示:在330nm附近卵巢.癌组血清荧光光谱明显紫移,450nm和540nm附近,卵巢癌组血清荧光光谱明显红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330、455nm,卵巢癌组血清自体荧光强度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545nm卵巢癌组峰高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5手术前后卵巢癌组血清自体荧光光谱比较显示:330nm附近,手术后卵巢癌组血清自体荧光光谱明显红移,450、550nm附近,手术后卵巢癌组血清自体荧光光谱明显紫移,与手术前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0nm、450nm、550nm、605nm、650nm手术后卵巢癌组血清自体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与手术前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化疗前后卵巢癌组血清自体荧光光谱的比较显示:330nm附近,化疗后卵巢癌组荧光光谱明显红移,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50、550nm附近,化疗后卵巢癌组荧光光谱明显紫移,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330、450、602nm附近,化疗后卵巢癌组血清自体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与化疗前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在300nm光的激发下,子宫肌瘤组335 nm附近荧光光谱发生紫移,子宫肌瘤组在302 nm附近的荧光光谱峰高明显升高。宫颈癌组441 nm附近荧光光谱发生紫移,605 nm附近的荧光光谱峰高明显升高。子宫内膜癌组302 nm附近的荧光光谱峰高明显升高。子宫内膜癌610 nm附近的荧光光谱明显红移。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及化疗前后血清自体荧光光谱主峰的峰位和荧光强度均有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妇科肿瘤患者的血清自体荧光光谱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明显的变化,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化疗前后血清荧光光谱有较大的改变。由此认为,妇科肿瘤患者血清自体荧光光谱的研究,从结构化学和生物化学角度分析,揭示了正常组织转化为肿瘤时产生的特异的生物化学改变,探寻肿瘤的癌变过程中细胞内生物分子结构的微小变化,有望为细胞发生分子结构变化而尚未形成肿块之前提供检测信息。通过测定妇科肿瘤患者血清自体荧光光谱的变化可为检测潜在的子宫肿瘤提供参考,为其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光谱学信息及依据。此外,血清自体荧光光谱的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有快速、简便、安全、实时等优点。因此,本研究拟建立的血清荧光光光谱的检测方法为妇科肿瘤的研究及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在妇科肿瘤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