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重点研究巴基斯坦经济金融的发展模式以及这种模式和中国发展间的某种连带关系。意义在于:据笔者看来,第一,中国与巴基斯坦在发展模式上有若干触类旁通之处,研究巴基斯坦或有助于进一步思考中国模式自身的发展与演变;第二,就历史和现实而言,中巴之间有着战略性的双边关系,或者说有重要的连带发展关系,因而有着相对较多的比较研究资料;第三,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中国对外依赖度的提高,我们不只是要研究中国自身,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整个国际环境尤其是周边国家的经济金融环境。——毋庸置疑,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拓展,这将构成中国经济金融研究中重要的并且是新的一环。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着想,经过思考和调研而初步形成的一篇边缘性和交叉性的文章,并因此形成与此相关的国家课题的一个子课题。长期以来,巴基斯坦所在的南亚次大陆地区就是某种民族利益、地区利益甚至宗教利益的纠结和争夺之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巴基斯坦一度陷于主权债务危机,国际社会纷纷对其施予援手,并且通过设定一系列援助条件,相机加强了对巴基斯坦经济的渗透和控制。比较而言,中国对巴基斯坦经济援助的总量要小得多,力度也弱得多。随着中国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尤其是对周边国家在发展和安全方面的关注,巴基斯坦是中国环南亚地区战略关系的合作伙伴。良好的经贸关系将有力地促进中巴关系深入稳定发展,并由此导致双赢的局面,反之则将损害中国的经济发展乃至于国家安全。但遗憾的是,国内对巴基斯坦金融发展的状况及其演进路径研究较少,这严重制约了两国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关系。为此,本论文主要对巴基斯坦银行业、股票市场、伊斯兰金融、微型金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有关中国对巴基斯坦金融支持的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考察。本文在回顾金融发展、金融深化理论基础上,对巴基斯坦金融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结合巴基斯坦国情总结出了其金融体系演化的一般规律,并以巴基斯坦为例重点考察了伊斯兰金融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最后,本文运用现代计量方法综合考察了巴基斯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除导论外,本文共分为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金融发展、金融深化理论的简要回顾。本章主要对经典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进行了文献述评;并对既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五种关系进行了重点回顾。第二章重点对巴基斯坦的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进行分析。本章首先对巴基斯坦商业银行改革与演绎规律进行了考察;接着,对巴基斯坦银行业的规模与市场结构现状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对巴基斯坦银行业改革所取得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第一,从改革逻辑起点来看,巴基斯坦为国有化比例偏高,利率受到严格管制,整个国家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为此,巴基斯坦改革以解除金融抑制与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为主线,主要经历了发起、发展与深化三个阶段,通过国有银行的私有化改造、银行业的价格管制放松与银行业公司治理改造等有效手段促进了银行体系效率的提升与稳定性的增强;第二,从改革绩效来看,从1991年左右开始,经过大约20年的改革,巴基斯坦银行业规模逐渐扩大,市场结构优化,竞争程度提高,经营绩效明显改善,风险水平降低,阶段性地取得了一些改革预期效果。第三章对巴基斯坦股票市场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了重点论述。首先,本章对巴基斯坦股票市场改革的逻辑起点与演绎路径进行了考察,进而分析了其在全球新兴市场的地位;其次,从交易所、上市公司、投资者、证券市场规模与开放度等角度对巴基斯坦股票市场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运用现代计量方法对巴基斯坦股票市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巴基斯坦的资本市场和国民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股市的发展,国民产出也在增长,反之亦然。而股票市场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这表明巴基斯坦金融市场的资本流通和实体经济之间还存在障碍,需要对整个金融体系做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第四章以巴基斯坦为例对伊斯兰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进行了重点分析。本章首先对全球伊斯兰金融发展的进行了概述,主要对伊斯兰金融的起源、基本原则、发展历程、显著特点和独特监管以及伊斯兰银行进行了详细分析考察;分析了巴基斯坦伊斯兰金融的发展以及伊斯兰银行发展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得出它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对巴基斯坦微型金融的发展历程与总体情况进行研究。首先,本章考察了巴基斯坦微型金融发展的两个阶段,并对其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重点分析;其次,详细论述了巴基斯坦微型金融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发展,巴基斯坦微型金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从业人员数量成倍增长,覆盖范围和资产规模大幅扩大,在扶贫、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及减少童工等社会发展领域产生了一定积极效果,经营绩效出现向好趋势,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第六章运用现代计量方法对巴基斯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本章对巴基斯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总体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数量刻画;其次,运用VAR、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等对巴基斯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为中国对巴基斯坦金融支持的模式、领域等问题的分析考察,探讨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一些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选题内容的新颖性。巴基斯坦金融发展问题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国内学者很少有人涉足,本文的研究或多或少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可以为试图了解巴基斯坦金融发展的人们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资料。(2)本文所用关于巴基斯坦的全部资料基本上都是取自于第一手的直接资料,即直接从巴基斯坦以及外国资料译出选用,且采用时间较新,故在资料收集和取证方面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3)本文运用VAR、协整分析、方差分解等现代计量模型对巴基斯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第一,巴基斯坦仍是银行主导型的市场结构,间接融资仍是其主要的融资方式;资本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股价波动较大,呈现出弱式有效市场的特点。第二,从各金融发展指标和经济增长间作用的回归结果来看,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双向促进关系。第三,M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非简单的一种线性单调上升或下降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关系。从这个结果来看,说明了巴基斯坦货币市场和经济增长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有可能是巴基斯坦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所导致的。因此,巴基斯坦应加强金融市场的改革,特别是利率市场、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的改革。第四,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比较显著,所以巴基斯坦还应大力发展和完善直接融资的证券市场。第五,股票市场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这表明巴基斯坦的金融市场资本的流通还存在障碍,需要对金融体系做进一步改革和完善。(4)在巴基斯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考察基础上,得出了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第一,在对巴基斯坦银行业发展、伊斯兰银行、微型金融、股票市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启示。第二,以巴基斯坦为例考察了伊斯兰金融发展的独特特征,进而为伊斯兰金融进入我国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借鉴。第三,本文从力图通过详细介绍巴基斯坦金融发展状况,为中国金融支持巴基斯坦经济发展,进而扩大和加强中巴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未来对巴基斯坦金融发展支持的模式及具体的支持领域等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