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交通便利,文人们因公因私,长年漂泊在外,住宿旅馆,旅馆成了他们临时的家。客居旅馆之时,诗人常常思前想后,思绪涌动,对景抒怀,因而在产生了较多的旅馆诗作,以书写他们在旅馆的见闻感受。其中很多作品感情真挚,文辞动人,乃深度抒情的优美篇章,属于严羽所说的“唐人好诗”的一大类别。这类诗歌在唐代的繁盛,是唐代交通与文学结合的产物,与中下层文人长期的旅馆生活有关,真实反映了他们的旅途心态和思绪,及所经之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认识意义。在《全唐诗》和《全唐诗补编》中,收录了较多的旅馆诗,约二百八十首,内容丰赡,有独特的审美韵味,是一笔重要文学遗产。古代旅馆历史悠久,其名称因时而变,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称谓。在诗作中,诗人们一般通称为“旅馆”“旅舍”,此外叫作“客店”“客舍”“村店”“山店”的也不在少数,唐代数以百计的诗人都有此类作品,可见在唐代已经形成了旅馆作诗的风尚。这与当时发达的交通、官员的选拔制度、文人的漫游风气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唐人来往频繁的道路,就是旅馆诗的“高产之地”,如长安至洛阳的“两京大道”,便满是风尘仆仆的求名之人,他们常寄寓旅馆中,作诗自伤,如诗人钱起、刘长卿便是代表。长安至商州、荆州道也是唐人进京离京的必经之地,白居易、孟郊等经此路时,多有感怀身世之作。除此之外,诗人们在北游塞外、南下客游的道路上,也创作了不少旅馆诗,如诗人岑参在北游期间创作了一系列的旅馆诗作,颇显塞外风情,也流露出乡关之思。旅馆之于诗人,不仅提供了物质生活上的依靠,也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故二者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诗人们在此写诗抒怀,书写自身的羁愁旅叹,充满各种各样的复杂情感,如离别之伤、思家之切、仕途之艰、迁逝之感、漂泊之感等,情感真挚,意蕴深沉,多有可观之作,重在个人感怀,写个人身世际遇,情思浓郁,境界清深,多用近体是其艺术上的普遍特点,但也有部分作品反映现实,思考人生,具有思想意义。旅馆诗多集中在盛唐以下,以中晚唐诗居多,创作主体大都为中下层文人。他们大都命运坎壈,常对自身之境况进行悲观抒写,以“俗言俗事”入诗,常在诗歌中倾诉自我,悲情苦语交织,诗歌多呈现出低沉悲叹之风。加之中晚唐诗人钻研诗艺,苦吟成风,讲究用字,使得旅馆诸作格律完备,尤以五律见长。且虚字之用颇能传神,显示出较高的诗艺水平,也应当是中晚唐律诗完全成熟的表现之一,其文学价值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