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内部治理中的协商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内部治理中的协商是探讨建立和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及构建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等教育问题延伸出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中小学内部治理实现学校从集权走向分权、从专断管理走向民主管理,还需要解决由分权形成的多元权力主体的合作问题。协商,作为一种民主治理形式,是学校内部各主体基于公共利益需求,通过多方平等参与讨论、对话、沟通等方式,达成彼此的合作共识,最终实现“共治”。本文基于当前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和教育治理的理论需要提出中小学内部治理中协商机制研究问题。笔者运用文献法、访谈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包含提出问题,分析当前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确立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为协商及协商机制概述。分析中小学内部治理中协商及协商机制的内涵,探析协商的特征、类型及其重要性。第三章为中小学内部治理中协商机制的理论建构。明确协商议题是什么,确立谁作为协商主体,主体参与协商过程有哪些环节,协商可能得出哪些结果。第四章为中小学内部治理中协商机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当前中小学内部治理中常见的协商机制运行现状,发现存在协商议题受限、主体参与受限、意识不足、信息不对称、流于形式、结果被控制等问题,进一步探析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协商机制不完善、观念错位、信息不公开、权责关系不清和监管不力等原因。第五章为优化中小学校治理中的协商机制的建议。可以从细化协商程序,提升各主体的协商意识,公开校务信息,构筑多样化的协商平台,加强内外监管等方面完善中小学校治理中的协商机制。
其他文献
国家的现代化,前提是国民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过程其实质是接受公民教育的过程,即是培养求真、求善、求实、求美的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然而我国目前的学校课程体系
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组织以及完成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判断。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
目前世界发展的未来走向已经转变为科技信息化,我国也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世界,同时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也已经进入深入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课多鼓励教师与学生充分
20世纪后期在西方社会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教育领域当然也不例外。课程作为教育、教学实施的重要部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注入为课程理论的发展提供
随着海洋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浙江舟山群岛将会成为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然而目前舟山群岛海洋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极不平衡,限制了区域联动发展。从旅游资源
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占用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在考试中认知能力的考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以2 0 1 0年至2 0 1 4年的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为研
本文介绍了西门子VAI公司的铝箔轧机的自动厚度控制系统,并且针对实际使用过程中厚度偏差如何自动控制作了分析,该控制系统不仅提高控制精度,而且大大提高了铝箔产品的质量。
结合重庆市开县厚朴生产实践,介绍了厚朴采种基地的区划和经营,以及采种基地母树培养的主要技术要点。
在分析 190 0年以来中国大陆西部特大地震 (MS≥ 7 5 )的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大陆西部特大地震与大华北地区强震 (MS≥ 6 0 )活动的相关特征 ,结果表明 :地震构造对西部的强震活动显示出很强的控制力 ;大华北强震与西部特大地震具有同步活动特点 ,但滞后于西部的地震活动 ;西部特大地震第 3活跃时段已经开始 ,但大华北地区出现 6级以上地震的连发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