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话语与节日体验塑造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uangx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现代社会形态后,由于经济社会、都市生活、信息媒介和思想观念、消费习惯等都受到了技术革命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使得人们的节日体验和以往大不相同,也使得依托农业文明发展的传统节日文化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其中,消费主义文化在广告媒介日新月异的技术优势下,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解构显得最为温情而又凌厉。广告主们提炼、物化传统节日、利用外来节日、甚至可以为了刺激消费直接构建出为消费而消费的人造节日。有别于传统节日仪式所营造出的自然质朴的节日气氛,广告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成为了节日氛围塑造的主要工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解读了现代广告对节日的塑造与改变:绪论部分,介绍研究选题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及创新点。第一章,将传统印刷媒介同当代新媒介的塑造力做对比,凸显现代多元广告媒介的强大传播力,为后文做铺垫。第二章,对比了古今传统节日的不同境遇,强调广告利用消费主义对当代传统节日及外来节日的巨大影响与节日体验感的塑造。第三章,以青年亚文化中的“光棍节”被“双11购物狂欢节”取代为线索,解读广告主们为刺激消费而构建出“人造节日”的手法及其对传统节日定义的拓展。第四章,对现今商业气息浓厚的节日体验的现状进行批判,强调保护传统节日对于建立现代的民族生活体验形式、维护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非常看重孩子的课程学习,所以不惜重金聘请家庭教师.以帮助孩子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成绩。因此.社会上的各种介绍家庭教师的机构也应运而生.但它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实践成果下的发展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下的互联网形态演化,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形态的进步。简单来说,也可以将“互联网+”理解为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结合,并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从而衍生出众多受消费者关注的产品和服务,如在线旅游、在线影院、在线房产、在线金融、电子商务等,这些都是“互联网+”下的杰作。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平台已经逐渐成为了各个企业的商业营销的新渠道,与
分别于2009年夏季和2010年夏秋季对黑河流域进行了2次全面调查,共选取76个采样断面进行水样采集,鉴定出浮游植物242种,隶属于8门11纲25目45科94属,其中上游118种、中游129种
她7岁开始写作;9岁以散文集《打开天窗》一夜成名;11多完成的长篇小说《正在发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12岁写成长篇小说《青春前期》。
如果如果所有人都失去理智,咒骂你,你仍能保持头脑清醒;如果所有人都怀疑你,你仍能坚信自己,让所有的怀疑动摇;如果你要等待,不要因此厌烦,
当今财富社会,大家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财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父母们却往往犯着一些致命的理财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