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陕西省神木县活鸡兔矿区的采煤塌陷裂缝对土壤水分及植被的影响,为采煤塌陷裂缝分布较多的矿区植被恢复及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通过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宽度、不同坡向、坡面上的裂缝和降雨后坡面上的裂缝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以及对裂缝周边的植被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果:(1)裂缝宽度越大,对裂缝处的土壤含水量影响越大,对深层次的土壤水分影响越显著。沿着裂缝走向方向上的土壤水分不随着与裂缝距离的增大而呈现明显分布规律,在垂直裂缝走向上,在一定距离内,随着与裂缝之间距离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呈现增大的趋势。(2)坡面上的对照含水量分布:坡中上部<坡中部<坡下部,在采煤塌陷裂缝裂缝处,坡中(裂缝处于坡中)位置的土壤水分含量最小,并且坡面上的裂缝对裂缝上部土壤水分的影响大于对裂缝下部的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生长季不同时期裂缝周边的土壤含水量:4月>9月>7月>5月。(3)降雨1天后,除阴坡和阳坡裂缝周边0-10cm层次的土壤水分差异显著(P<0.05),三个坡向上各层的土壤水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裂缝处,降雨后土壤水分损失最大,降雨对0-20cm层次土壤水分影响较大,对20-40cm影响较小,采煤塌陷裂缝造成雨水在坡面上的重新分布。(4)试验样地内共有17个科,39个属,45种植物。裂缝3m范围内与无裂缝对照区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均为绳虫实、紫花苜蓿和赖草。在阴坡和阳坡,裂缝3m范围内的植物地上生物量与相应对照区差异不显著,在坡顶差异显著(P<0.05)。(5)裂缝周边3m范围内植物地上生物量与表层土壤含水量呈现正线性相关性(R2>0),只有阳坡裂缝3m范围内的线性相关性显著(R2=0.5966),其他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均不呈现显著线性相关性,对照区均不呈现显著线性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