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流动务工女性之权益保障——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jinwe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力流动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流动务工女性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身份和性别的双重弱势将她们的权益维护推入了尴尬的境地。就地方政府治理而言,对流动务工女性权益的关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龙头,也是中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外来女性人口达到410.47万。本文选取上海为例,将来沪务工女性在上海的权益保障,作为研究中国流动务工女性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权益问题的缩影。  本文选取1200名来沪女性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形式了解来沪务工女性的生存状态、就业状态及权益保障情况:来沪务工女性普遍非正规就业比重大、就业层次偏低、收入偏少,同时存在劳动时间偏长、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参保水平低、生育保障较差等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和妇科体检参加率低、计生服务参与少等健康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  本文采用参阅文献数据及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权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造成来沪务工女性权益困境的原因。从外因看,性别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劳动力不平衡;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相关社保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来沪务工女性组织缺失。从内因看,来沪务工女性自身维权意识不强,法制意识淡薄。内外因共同结合,造成了来沪务工女性的权益困境。  在本文的最后,分别从国家、地方政府和部门三个层面对流动务工女性的权益维护提出政策建议。从全国层面看,建议完善流动务工女性权益的法律保障,提高社会的性别意识。从上海层面看,建议以各种手段促进来沪务工女性的就业;提高来沪务工女性的参保比例;加强基层来沪妇女组织。从部门层面看,建议规范促进家政行业发展;加强对来沪务工女性的计生管理和服务;推出来沪务工女性“两病筛查”项目;建立工会帮助来沪务工女性依法维权;加强宣传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中国的城市化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看成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之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边缘地带和边缘性群体,如
期刊
期刊
本刊讯上海辰山植物园研究员田代科领衔的“观赏植物资源及创新利用研究组”人工杂交培育的辰山银秋海棠新品种,日前在美国秋海棠协会登录,并在指定刊物《秋海棠人》上发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