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弗洛姆“自由”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启示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azzi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自由”这条主线,重点围绕弗洛姆关于“现代人的自由困境及其出路”这一思路展开。弗洛姆的自由理论既反映了他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人类社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现实关怀。弗洛姆为我们揭示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自由困境和异化状态,并认为消除异化实现人的自由离不开社会的全面变革。他对自由困境的批判和对自由出路的探索,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全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弗洛姆的生活经历和其思想的发展渊源进行概述。由于弗洛姆早期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使他学会了对战争的思考,并受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的影响开始从人性的角度以及人的非理性的因素中探索和思考问题。同时弗洛姆受到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和自由的思想的影响,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弗洛姆开始理性的思考问题,其后来的整个思想就是关于自由和异化的阐述,并且有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第二部分,对弗洛姆的自由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弗洛姆关于自由的悖论,即人既追求自由又逃避自由的生存现状。弗洛姆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的经济和政治自由并由此带来了个人的自由和发展,但是人们为了生存又成为了资本或机器的奴隶,并由此而产生了无能为力感。由于无力承担这些消极自由的重担,那么就会选择去逃避自由。这是弗洛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和对于自由的反思。由此他又进一步说明消极自由只是形式上的自由,积极自由才是真正自由的重要理论。第三部分,阐述了弗洛姆自由思想的双重价值:社会现实批判和健全社会构建。弗洛姆通过对异化状态下重占有这种完全依赖于物质生存方式的批判,也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批判,他更加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强调只有重生存的创造性的生活方式,才是获得积极自由的重要途径,并指出要消除异化,实现真正的自由,只有通过对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符合人的自身需要的改革,才能解决社会中的病态结构,实现健全的社会。第四部分,概括了弗洛姆自由思想的贡献,将弗洛姆的自由观点同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的现实背景进行结合,提出弗洛姆当时所面对的西方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因此得出,弗洛姆对自由困境的批判与自由出路的探索对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现代化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弗洛姆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但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不彻底的,缺乏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正确认识。因此,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弗洛姆的自由观,试图探索和解决我国在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这是本篇论文研究的新视角和创新之处。
其他文献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对老年人犯罪刑罚裁量的规定。具体内容包括:将已满75周岁的老年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
“话语体系”作为一个研究主题出现于2012年,李长春同志提出要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在五年的探索与研究中,从理论视角深入,以实践角度解读,对中国
“人居”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世界各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都要重视保障人民的居住权利,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住房政策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住房需求。一项成熟的住房政策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相反,一项不完善的住房政策也将引起一系列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一直是各国政府持续关注并努力做好的责任。我国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住房保障政策,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使我国城镇居民尤其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