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B. Weiner的归因理论,本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归因倾向进行了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发展中,学习者个体差异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得到了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归因理论,即学生如何解释自己学习的成功或失败更加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果归因是个人对于不同成就结果的原因的感知,它指人们在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时所进行的推断过程。归因研究之所以重要,一方面在于它将认知理论与行为理论相结合;另一方面,研究证明归因对情绪、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及幸福感这样的后续行为有重大影响。归因可能会产生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外语学习,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而阻碍外语学习。通过归因训练而产生积极归因是可行的。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使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对学业成就做积极归因从而促进英语学习。归因训练旨在帮助学生做积极的归因,对英语专业学生归因倾向的研究是计划和实施后续归因训练的第一步。本研究是将归因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的调查研究,旨在研究英语专业学生的归因倾向。本研究的受试为169名包头师范学院三年级英语专业学生。本研究利用调查问卷(MMCS)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归因倾向信息,并根据学生的TEM-4成绩,分为四个不同英语水平组,以便对比不同组间归因倾向的差别。利用SPSS19.0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相关性分析。鉴于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于中小学生以及大学中非英语专业学生,本文主要研究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归因情况,并回答以下问题:(1)英语专业学生的归因倾向如何?(2)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是否在归因倾向上有所不用?(3)学生自我学业成败归因是否与英语水平有关?如果有,二者在多大程度上相关?(4)学生归因是否符合Weiner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统计结果表明:(1)学生的归因倾向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学生倾向于将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为努力程度;(2)不同组学生间的归因差别主要体现在将失败归因为运气。相较于高水平学习者,较低水平学习者更易于用运气来解释失败;(3)归因倾向与英语水平是相关的;(4)学生的归因倾向十分符合Weiner提出的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说明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还要注意激发学习动机,这也为归因训练的必要性提供了证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重要性及论文结构;第二章对归因理论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第三章具体介绍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四章展示了调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定量及定性分析与讨论;第五章对本研究及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如扩大研究样本,或对同样被试的归因倾向进行纵向研究并在此过程中研究归因训练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