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在育龄妇女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引起的盆腔疼痛及不孕严重的危害着中青年妇女的生活质量。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和性激素治疗。除了根治性手术外,其余治疗手段都有易复发的特点,而且激素治疗还易引起突破性出血,肝功损害,类更年期等症状,且价格较高,让很多患者难以接受。目前,血管生成及腹腔微环境改变在EM发病中的作用得到了证实,但针对此作用环节对EM进行治疗的研究尚不多见。近年来,反应停这一老药因其具有抗血管生成及免疫调节作用而又成为研究的热点,并重新用于临床,在某些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反应停发挥抗血管生成及免疫调节的作用因细胞种类不同而有差别。目前,大量研究证实腹腔液中过度增多、活化的巨噬细胞对EM中的血管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其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又引起腹腔微环境的改变,导致盆腔粘连及血管形成活性增强,促进EM的发展并形成恶性循环。本实验通过反应停对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作用,初步探索治疗EM的新途径,为临床使用反应停治疗EM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EM住院手术患者30例,抽取同期于我院妇产科住院手术的非EM患者20例,两组患者均除外恶性肿瘤,免疫性及感染性疾病,且三个月内无激素用药史。均于月经周期的增殖期或分泌早期行手术。术前抽取肘前静脉血5ml,术中抽取腹腔液约10ml,保留血清及腹腔液。分离腹腔液中的巨噬细胞并对EM患者的巨噬细胞进行培养,分别以400、40、4、0.4、0.04μg/ml浓度反应停作用于巨噬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生存抑制率,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ELISA法检测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Giemsa染色鉴定巨噬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结论:
1.EM患者腹腔液中巨噬细胞的浓度以及血清、腹腔液中IL-8,IL-6,TNF-α和VEGF的浓度均明显高于非EM患者,这说明巨噬细胞在内异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本实验的结果可以推测,抑制巨噬细胞活性,可能是治疗内异症的途径之一。
2.反应停对EM患者腹腔巨噬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3.反应停在0.4~40μg/ml浓度可明显减少巨噬细胞分泌IL-8、IL-6、TNF-α和VEGF,从而从抑制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方面治疗内异症。
4.IL-8和VEGF的表达在EM患者腹腔巨噬细胞培养液中呈正相关,且不同浓度反应停对二者表达量的下调趋势相同,推测反应停对二者的下调可能存在相同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