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工视觉的研究方向上,视觉假体作为研究的热点,对于视力恢复的发展及视觉通路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为盲人的康复带来了福音。通过刺激存活的神经元,将信号传输至视觉中枢,在视觉中枢诱发光幻视,而产生人工视觉。空间感知在视觉假体有效性探讨方面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且近距离的空间感知对于目标定位、指导和引导各种日常活动(步行、避障)非常重要。目前,仿真假体视觉下的空间感知研究尚未取得较为有效的结果,通过研究假体视觉对空间认知的影响,能帮助视觉假体的研究小组们发现视觉假体目前存在的问题,方便对视觉假体的设计做出一些改进和优化,同时也可为未来假体植入者的康复训练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在仿真假体视觉下进行单目测距实验和测速任务研究,来分析视觉假体的植入对空间感知的影响。为了研究假体植入对距离感知判断的影响,首先在现实场景中开展仿真假体视觉下单目测距实验。实验采用蒙眼测距方法,被试者佩戴头戴式显示器模拟在仿真假体单眼、仿真假体双眼以及在正常单眼三种视觉条件下观察判断放在地板上不同位置(3.51米,4.92米,6.33米)的目标物体,通过蒙着眼睛轻快地走到他/她所判断的地方,记录并统计分析行走距离。实验结果发现,在三种观察条件下,正常单眼感知精度最高,仿真假体单眼最低。随着物体放置距离的增加,准确度也有细微下降。对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仿真假体单眼与正常单眼观察条件下对距离判断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假体植入对放在地面上物体的距离判断无显著性影响。其次,为仿真假体视觉下的测速任务研究,通过unity构建一个虚拟模型,该模型为匀速运动的小球通过一段被遮挡固定的距离,让被试估计通过该段距离所用的时间,记录所估计的时间。通过比较仿真假体视觉下估计时间与实际通过时间,验证假体植入者速度感知能力是否存在以及速度感知能力的强弱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假体植入者的速度感知能力依然存在,运动物体速度的提高也会导致估计准确性的提高。遮挡物宽度的改变,对速度感知无显著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