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假体视觉下的空间感知研究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z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工视觉的研究方向上,视觉假体作为研究的热点,对于视力恢复的发展及视觉通路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为盲人的康复带来了福音。通过刺激存活的神经元,将信号传输至视觉中枢,在视觉中枢诱发光幻视,而产生人工视觉。空间感知在视觉假体有效性探讨方面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且近距离的空间感知对于目标定位、指导和引导各种日常活动(步行、避障)非常重要。目前,仿真假体视觉下的空间感知研究尚未取得较为有效的结果,通过研究假体视觉对空间认知的影响,能帮助视觉假体的研究小组们发现视觉假体目前存在的问题,方便对视觉假体的设计做出一些改进和优化,同时也可为未来假体植入者的康复训练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在仿真假体视觉下进行单目测距实验和测速任务研究,来分析视觉假体的植入对空间感知的影响。为了研究假体植入对距离感知判断的影响,首先在现实场景中开展仿真假体视觉下单目测距实验。实验采用蒙眼测距方法,被试者佩戴头戴式显示器模拟在仿真假体单眼、仿真假体双眼以及在正常单眼三种视觉条件下观察判断放在地板上不同位置(3.51米,4.92米,6.33米)的目标物体,通过蒙着眼睛轻快地走到他/她所判断的地方,记录并统计分析行走距离。实验结果发现,在三种观察条件下,正常单眼感知精度最高,仿真假体单眼最低。随着物体放置距离的增加,准确度也有细微下降。对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仿真假体单眼与正常单眼观察条件下对距离判断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假体植入对放在地面上物体的距离判断无显著性影响。其次,为仿真假体视觉下的测速任务研究,通过unity构建一个虚拟模型,该模型为匀速运动的小球通过一段被遮挡固定的距离,让被试估计通过该段距离所用的时间,记录所估计的时间。通过比较仿真假体视觉下估计时间与实际通过时间,验证假体植入者速度感知能力是否存在以及速度感知能力的强弱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假体植入者的速度感知能力依然存在,运动物体速度的提高也会导致估计准确性的提高。遮挡物宽度的改变,对速度感知无显著性影响。
其他文献
中文分词作为中文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结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文本处理的效果,而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其领域词汇具有新词诞生速度快、覆盖面广、词汇量大
目前,海参养殖的监测与捕捞等作业均由人工潜水完成,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而且对潜水员健康损害较为严重。水下机器人环境适应能力强,安全可靠,实现水下机器人海参
羊鼻山铁钨矿床处于中亚造山带东段的佳木斯地块中部,佳木斯隆起带桦南隆起上。羊鼻山铁钨矿床发现较早,是一典型的大型沉积变质型铁矿,中型钨矿。前人对其钨矿成因及构造背
辽西兴城台里韧性剪切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部。整体呈近北东南-西向展布,纵向延伸约6km,宽约12 km。对台里剪切带北段进行详细宏微观构造解析,结合岩石变形强度差异性分析
红麻脱胶已经成为生产工艺纤维的基本流程,同时也是红麻初加工的关键过程,红麻纤维的质量和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其脱胶效果的好坏[1-2]。但是,筛选到的菌株脱胶能力差,产酶
地下水作为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对地下水的研究关系到水资源的正确评价以及合理利用。地下水数值模型是刻画、表征和再现地下水系统的一种有效工具和常
随着科学与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在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见人工智能的应用。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方向,其应用范围已覆盖安防、金融和移动智能硬件终端等领域
高炉渣作为钢铁生产中的重要副产物,排放温度极高,蕴含大量的余热资源,尚未得到妥善利用。目前水淬急冷是高炉渣处理的主要方式,但该技术浪费了大量的余热和水资源,对环境造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代表人类脑部的电活动。由于其准确度高、安全、无创、廉价,因此成为目前癫痫诊断的主流技术。但是癫痫脑电信号的分类研究中仍存在算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唐山大地震、长江特大洪水、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等使中国人民饱受自然灾害的摧残,多灾多难的中国必须要探求完善的防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