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磷腈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对PET阻燃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yz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结晶热塑性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由于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抗疲劳性能、耐腐蚀性能,可纺性和价廉等优点,已被大量地应用于塑料瓶、纤维、薄膜包装和交通运输等各大材料领域,去迎合人们日常的需求。然而当考虑到火灾安全性时,PET易燃并且在燃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熔滴现象,熔滴物伴随火焰,容易造成二次火灾伤害,从而限制了它在航空、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使用。过去二十年间,研究者在 PET 阻燃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但是PET燃烧过程中熔滴严重这一难题仍然没有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这些阻燃剂制品中大多存在抗熔滴性能差,机械性能差,环保问题等众多技术难题。本文制备了聚磷腈-三聚氰胺亚微米管 (PHMA) 和聚磷腈-双酚S微米球 (PZS) 两种聚磷腈微纳阻燃剂,分别应用于PET阻燃,并对其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
  PHMA阻燃体系:利用模板法合成PHMA亚微米管,主要方法是利用三聚氰胺 (MEA) 在低温超声条件下形成模板的机理,然后在此条件下加入磷腈共聚形成管状聚磷腈。然后将合成的PHMA与PET熔融共混制备出 PET/PHMA 阻燃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垂直燃烧 (UL-94) 和极限氧指数 (LOI) 测试、微型量热 MCC 和流变测试表征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抗熔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PHMA 具有促进PET 自熄和抗熔滴的效果。通过扫描电镜 (SEM) 和拉曼光谱(Raman) 研究PET及阻燃复合材料600℃残渣形貌和石墨化结构。发现 PHMA 的加入有助于复合材料燃烧过程中形成致密的碳层和更小的炭化微结构,从而在燃烧过程中保护了PET基体材料。
  PZS阻燃体系:通过不同摩尔比的六氯环三磷腈和双酚S共聚得到的可均匀分散的PZS微米球,SEM和TEM照片表明PZS为直径在500-700 nm之间的实心微球。将PZS作为一种阻燃填充剂与PET熔融共混制备阻燃PET-PZS复合材料,研究了PZS对PET的阻燃性和抗熔滴性。实验结果表明,当PZS1.2添加量为6 wt%时,PET复合材料的LOI值高达37.4 vol%,通过UL-94 V-0级别,熔融滴落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相比 PET 纯样,热释放能力 (HRC) 降低了30.3 %。研究阻燃机理发现,添加PZS的PET样品在燃烧过程中,炭化的表面保留了微球状颗粒,通过XPS和EDS研究发现,保留微球的炭化表面是由磷酸酯和磺酸酯等化合物构成,所形成致密且稳定的保护层有效保护PET内部基材。同时研究了PET-PZS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PZS的添加可以很好的保留PET材料原有的强力,这使得PET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其他文献
精梳是纺制高支纱的重要工序,但是由于精梳工艺比较复杂,且参数的选配也千差万别,使精梳工艺的选择十分困难。因此根据成纱质量要求,利用计算机模拟精梳过程,确定落棉率以及其他工艺参数,能大大节省时间和原料,降低成本,并且能为虚拟纺纱提供基础。  本文的第一部分涉及到前人对纤维在纱条中的排列模拟分析,考虑到纤维的弯钩形态,对喂入精梳的棉卷进行了模拟,并对精梳梳理以及纤维分离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精梳梳理的考察
学位
社会不断发展,慢性疾病已成为许多国家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这就需要在日常活动中提供持续的实时监测以节省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并在早期阶段预防疾病。而体温作为主要生理指标之一,可直接反映人体生理状况,故可通过监测人体温度来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现有温度监测技术多为传感网络及可穿戴智能服装,可实时监测人体生理参数,但存在一定问题:硬质传感器和硬质传感网络会引起人体不适;嵌入式传感器会产生滑移,影响测试的准确
近年来,市场对吸湿凉爽舒适型纺织品的需求快速增长。现如今,国内外对于吸湿凉爽型面料的开发,大多侧重于对液态水起作用的常规吸湿排汗类纤维的研究。这类纤维利用毛细吸水原理,达到吸湿排汗的目的。而对气态水起作用的吸湿排汗纤维的研究较少。这类纤维所引入的活性颗粒能捕获并释放水汽,且能为纤维提供超高比表面积,因此可实现吸湿排汗。该种纤维与羊毛进行混纺后所获得的功能性面料产品,可满足目前市场对吸湿凉爽舒适型毛
羽绒产品主要由羽绒面料和填充物构成,羽绒制品的保暖性主要是指羽绒面料和其内填充物的保暖性。羽绒面料作为羽绒制品最重要的基底,不仅为填充物提供了一定的填充空间,还决定了羽绒制品加工手段,因此,羽绒制品的保暖性与羽绒面料息息相关。  传统羽绒制品的制造通常采用格形绗缝法,即先将两片羽绒面料缝出长条形充绒空间,充绒后再绗缝成格形,固定格形中的羽绒,防止羽绒的移位,从而有效保证羽绒制品的原有属性。但绗缝使
学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石油化工、制药、冶金、纺织和食品工业等造成的油污以及海上石油生产和海上运输过程中频繁的漏油事故已成为全球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对清洁水的需求增加。因此,含油污水分离以实现污水资源化是同时解决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的可靠策略。近年油水分离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已经开发了许多技术,例如吸油材料,撇油器和浮选,可以
学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的应用性能优异,但存在环境问题,为开发其替代产品,课题组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乙氧基(EO)聚合度的新型表面活性剂—香兰素辛二醇缩醛聚氧乙烯醚(VAEO)。前期研究发现,该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以及良好的应用性能,其中,低泡性和乳化性比较突出。为了对这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进一步研究起更好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不同 EO 聚合度的 VAEOn (n=4,
当前,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军事侦察技术得到很大发展,这就对军事伪装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伪装角度看,雪地是ー种具有高紫外反射率、高白度的背景环境,通常雪地在紫外区的反射率在70%以上,白度在90以上,因此实施雪地目标伪装具有很高的难度。国内外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雪地伪装材料,目前雪地伪装材料主要包括伪装涂料、伪装纤维、伪装网和白色紫外荧光染料等,但这些材料大多存在紫外反射率低、伪装效果差、
学位
聚酯因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纤维、包装材料、工程塑料等多个领域。然而随着人们对聚酯需求量的不断增多,不仅石油资源日趋紧张,聚酯污染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废旧聚酯开始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目前废旧聚酯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由于再生聚酯纤维(再生涤纶)的原料来源广、再生工艺杂,与原生涤纶相比在结构与性能上难免存在一些差异,而
希赛尔纤维为新型的国产纤维素纤维,其各项性能与Lyocell纤维类似,希赛尔纤维严重的原纤化现象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希赛尔纤维存在皮芯结构,其芯层主要是由巨原纤高度平行排列组成。如果能在不同巨原纤之间引入较多的共价交联,则可以明显增加巨原纤之间的横向结合力,从而有效抑制巨原纤从纤维中分离出来,达到控制希赛尔纤维原纤化的目的。  针对希赛尔织物的原纤化,实验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希赛尔织物。一种方
石墨烯是由sp2杂化碳原子网状连接而成的最薄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其独特的结构使其在电学、光学、热学、机械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石墨烯作为新兴绿色材料,在电子、通信、能源、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其中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目前制备高质量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的主要方法,传统CVD法使用气体碳源,需要在超过1000℃的高温和低压条件下生长石墨烯,成本高昂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