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市场对吸湿凉爽舒适型纺织品的需求快速增长。现如今,国内外对于吸湿凉爽型面料的开发,大多侧重于对液态水起作用的常规吸湿排汗类纤维的研究。这类纤维利用毛细吸水原理,达到吸湿排汗的目的。而对气态水起作用的吸湿排汗纤维的研究较少。这类纤维所引入的活性颗粒能捕获并释放水汽,且能为纤维提供超高比表面积,因此可实现吸湿排汗。该种纤维与羊毛进行混纺后所获得的功能性面料产品,可满足目前市场对吸湿凉爽舒适型毛纺面料的需求。
本文以添加活性颗粒的调湿控温涤纶为功能主体,通过羊毛与调湿控温涤纶混纺,赋予毛织物吸湿凉爽功能;另外,为提高精纺毛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选择两种吸湿排汗整理剂AQUARESIN SR-100T、AQUARESIN SR-200Y同时对其进行整理,以芯吸高度、透湿率、蒸发速率为评价指标综合表征毛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
首先,对调湿控温涤纶的表面微观形貌、基团变化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得到调湿控温涤纶表面含有活性颗粒,活性颗粒不改变涤纶分子组成,但影响纤维力学性能;通过测试6种不同规格的毛织物厚度、硬挺度、透气率,分析织物结构参数对毛织物基本性能的影响;并探讨织物结构对织物接触冷感的影响,得到调湿控温涤纶含量与接触冷感呈正相关关系。
其次,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 6 种不同规格毛织物的单因子实验,分析AQUARESIN SR-100T与AQUARESIN SR-200Y浓度、烘焙温度、烘焙时间各因素对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得到单因素最佳工艺方案为AQUARESIN SR-100T浓度40g/L、AQUARESIN SR-200Y 浓度40g/L、烘焙温度 150℃、烘焙时间 2min。经最佳工艺整理后,毛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最后,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 2 种毛织物的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探讨毛织物的最优吸湿排汗整理工艺方案。通过极差分析和综合评分法得出对织物吸湿排汗性能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及最优化方案的水平组合。研究表明,AQUARESIN SR-100T 浓度为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最显著影响因素,最优工艺方案为AQUARESIN SR-100T浓度50g/L、AQUARESIN SR-200Y浓度40g/L、烘焙温度140℃、烘焙时间2min。经最优工艺整理后的毛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
本文以添加活性颗粒的调湿控温涤纶为功能主体,通过羊毛与调湿控温涤纶混纺,赋予毛织物吸湿凉爽功能;另外,为提高精纺毛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选择两种吸湿排汗整理剂AQUARESIN SR-100T、AQUARESIN SR-200Y同时对其进行整理,以芯吸高度、透湿率、蒸发速率为评价指标综合表征毛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
首先,对调湿控温涤纶的表面微观形貌、基团变化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得到调湿控温涤纶表面含有活性颗粒,活性颗粒不改变涤纶分子组成,但影响纤维力学性能;通过测试6种不同规格的毛织物厚度、硬挺度、透气率,分析织物结构参数对毛织物基本性能的影响;并探讨织物结构对织物接触冷感的影响,得到调湿控温涤纶含量与接触冷感呈正相关关系。
其次,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 6 种不同规格毛织物的单因子实验,分析AQUARESIN SR-100T与AQUARESIN SR-200Y浓度、烘焙温度、烘焙时间各因素对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得到单因素最佳工艺方案为AQUARESIN SR-100T浓度40g/L、AQUARESIN SR-200Y 浓度40g/L、烘焙温度 150℃、烘焙时间 2min。经最佳工艺整理后,毛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最后,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 2 种毛织物的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探讨毛织物的最优吸湿排汗整理工艺方案。通过极差分析和综合评分法得出对织物吸湿排汗性能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及最优化方案的水平组合。研究表明,AQUARESIN SR-100T 浓度为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最显著影响因素,最优工艺方案为AQUARESIN SR-100T浓度50g/L、AQUARESIN SR-200Y浓度40g/L、烘焙温度140℃、烘焙时间2min。经最优工艺整理后的毛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