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深纺织”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股票市场先天的制度性缺陷,使我国资本市场步入了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内部和外部环境也都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司的经营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前途和未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对经理人规范、有效的激励,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在我国,股权激励作为最重要的长效激励机制已在许多上市公司实施,并已成为推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善、资本市场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薪酬与绩效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不仅导致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不足,还导致国内资本市场在与其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在吸引上市资源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实施股权激励对于建立高级管理人员的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报酬制度,激发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股权激励在我国资本市场属于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其发展历史并不长,从实施情况来看,尚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运作环境和运作实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实现全流通,为实施管理层激励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和机遇,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更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切实改善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内外环境,及时构建起规范的、行而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励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确保股东的利益持续增长,促进企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从研究股权激励的理论出发,深刻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和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建议,促进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正是本文的指导思想和论述的主线。  
其他文献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大形势下,各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经济持续低迷和购买力需求减弱,美国的童装市场受到全所未有的打击。由于美国童装品牌和企业
学位
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资金短缺,而融资租赁是一种灵活的融资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资会短缺问题。但目前关于汽车零部件行业融资租赁的研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美国公司在中国的数量迅速增加。以往的研究表明,如何激励公司员工是外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因为激励员工对一个公司的成功扮演重要的角色。
学位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婴幼儿奶粉成为一个高危行业,婴幼儿家长对奶粉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原来由于工作繁忙,七成左右的年轻母亲在3个月后就会断奶给孩子喂奶粉,但
学位
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工程建设勘察设计行业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是完成工程建设的投资任务,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时,自身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而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水平,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然而,我国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较低,如何提升其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水平成为重要的议题。“工业4.0”时代下,创新成为最具有价值的资源,积极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提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主要方式。经济全球化使得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日渐成为不容忽视的因
中小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普遍具有经营困难,面临成本上升较快、技术创新缓慢、融资难融资贵、负担重的问题,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成为重要的议题。在当前这个重视信息与资源的时代中,对信息与资源的把握成为企业成长以及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区域创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人员、资金以及政
随着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时也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尤其让员工的工作成果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坚实基础,是摆在企业管
学位
组织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安全问题的多样性、不安全因素的复杂多变性、安全生产关系的复杂性、目标导向的差异性。将安全管理系统化是实现组织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建立适合组织发展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十分重要。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运行和发展主要受到组织层面要素的驱使。因此,有必要从组织层面对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驱动因素进行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组织驱动因素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