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思勉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是“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之一,他在历史研究与教育工作中拥有着辉煌的成就。同时,他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字学、语文教育等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语文教育方面,吕思勉先生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对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意义、本质、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本文试从吕思勉先生的母语研究,语文学科本质、语文学科教学的研究,其语文教学观在当代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论述他的语文教学观。第一章《吕思勉的母语研究》主要介绍吕思勉先生在“文白之争”中对文言的坚守,“文言白话并行,不可偏废”、“文言白话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等观点,以及其母语教学遵循的原则。第二章《吕思勉的语文学科研究》主要介绍吕思勉对语文学科名称演变及意义的梳理,对语文学科本质的探究,提出“语文课不是文学课”、“语文课不是理论课”等观点,主张语文学科教材的“经典性”、“稳定性”、“延续性”,对于语文的学科教学,他提倡“老师少讲,精讲”、“学生多读,多思”、“教师要注重引导”等教学方法。第三章《吕思勉语文教学观的现代运用》依据吕思勉语文教学的相关教学主张,结合笔者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阐述介绍吕思勉语文教学思想在当代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相关课例,包括:在阅读“大家之作”思想指导下的“精读名作”的阅读教学,在“注重阅读实践,提倡多读书”思想指导下的“群文阅读”教学,在“阅读之后自然写作”的思想指导下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写作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