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实践报告基于采访亚投行行长金立群的汉英模拟交替传译。译者做这个模拟交传,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译前准备,包括查阅平行文本和背景信息,建立术语和词汇表,准备设备等;其次是口译的过程,口译结束后的自我评价和观众的反馈;最后转写录音,经过仔细分析文本后,译者总结了在此次口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译者在口译中出现的两个主要问题为错译和漏译。第一个问题是错译,表现为:汉语习语的错译,专业术语的错译及长句的错译。首先是汉语习语的错译。汉语习语的特点包括:文化特色浓厚,包含修辞和历史典故,表达凝练抽象等,这对译者翻译汉语习语构成障碍。译者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解决汉语习语的错译。其次是专业术语的错译。由于译前金融类术语准备不充分,再者缺乏专业的知识导致的错译。针对专业术语的错译,译者应加强术语的积累,涉猎相关领域的知识。再者是长句的错译。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和汉语在句法和语法方面的差异:英语的句法特征为形合,语法特征是显性,而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以意统形,语法特征为隐性。这种语言的差异对译者翻译汉语长句造成困难。译者阅读文献和资料,经过分析得出运用脱离语言外壳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脱离语言外壳是指译者在理解源语意义之后,将之与语言形式分离。第二个问题是漏译,表现为:从句的漏译和句子的漏译。信息高度密集,记忆和笔记能力不足导致漏译,对应的解决方法是记忆训练和笔记练习。对口译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分析及提出的对策,为译者以后的口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译者也希望本报告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为经济类访谈的口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