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内部治理结构和风险监控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防范商业银行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关联交易已经成了银行监管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2004年4月2日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出台,研究银行业关联交易监管的文章日益增多,但从法律的角度系统研究银行业关联交易的监管还鲜见详细论述,有鉴于这方面研究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法律监管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论文分四章对关联交易界定、我国商业银行非公平关联交易的现状分析和危害、现行法律监管体系及存在的问题、法律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借鉴意义、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法律监管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论述。第一章分析了相关法律法规及我国专门法规对商业银行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界定。主要是根据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来界定,关联方包括关联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而关联交易是指商业银行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包括授信、资产转移、提供服务或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一种中性的市场行为,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当关联交易被恶意关联方利用时,往往产生非公平的关联交易。因此接下来对商业银行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是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关联交易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几大上市银行的关联交易情况,并分析了由于相关新政策的出台可能出现的新型较为复杂隐蔽的关联交易形式。从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考察的来看,商业银行的关联交易具有很大风险,而在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外部机构对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监管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第三章就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现状、法律监管制度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一章对银行业关联交易的法律监管进行了比较法分析,最后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法律监管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