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翼金石学成就及其书迹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un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清末民初金石家、书法家张祖翼的个案研究,兼及对端方幕府的金石学活动进行考察。张祖翼在清末民初书坛上曾显极一时,但其去世以后,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如今与其相关的拓片、题跋、作品又渐渐受到时人的关注,其中原因和张氏个人的学术成就非常值得探讨。  本文大致分五个部分,首先笔者通过史料的搜集,厘清张祖翼的家世生平,订正前人著录时的一些错误观点,并对其主要的交友情况进行简要阐述,为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主要以端方幕府的金石学活动及张祖翼于幕府中的金石题跋作为考察对象。端方幕府金石文化圈的建立对晚清金石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张氏亦于幕府中担当着重要题跋者的角色,其考证精确,内涵丰富的金石题跋亦是其金石学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部分笔者主要以张祖翼遗留下来的金石学著录稿、抄本为考察对象,由于未曾刊行,故对其作力所能及的整理与解读,总结出稿抄本中有关证经订史,伪石考订等方面的学术价值,进一步确立张氏在金石学方面的贡献与地位,也为现今金石学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和原始资料。  第四部分以张氏作品图像为中心,通过对作品图片的对比和解读,明确张氏主要的成就在其隶书、篆书方面。其隶书遍临汉碑,融汇贯通,获得了时人公认。在篆书上熔钟鼎铭文和小篆于一炉,笔力遒劲,自出一家风貌。  本文附录部分主要对张祖翼生平进行了年表和作品的编订,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为以后张祖翼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获得发展的条件。城市形象的树立又可以理解为建立一个城市形象的品牌。城市形象品牌的建立对于城市获得社会认可、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今日德国中部图林根州的一个边远小城市爱森纳赫,巴赫是德国最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被后人誉为“
作爲蘇門六君子之一的李廌,少有才譽,終生未仕,專心著書撰文,事跡見於《宋史》。其《德隅齋畫品》論及二十二幅傑出畫作,皆爲北宋皇孫趙德麟所藏,惜今不存。其評畫不乏獨到見解,品評
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的存在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篆刻艺术的学习涉及到书法、设计、文字等多方面领域,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有机建筑”最早是西方建筑学家所提出,逐渐成为当代建筑学中呼吁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一种建筑设计风格,强调从自然中找寻设计的灵感。然而,在中国,传统乡村本身就是一种“天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