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的存在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篆刻艺术的学习涉及到书法、设计、文字等多方面领域,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中小学开展篆刻课程是有必要的综合、系统的工程。然而,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文化的学习由于缺乏直接的现实作用而逐渐被忽略,有些有意识开发篆刻艺术的学校在教学上又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着眼于篆刻艺术教学在中小学校的开发和利用,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现场观察、面谈等方式深入杭州、绍兴两地几所中小学校,对学生的兴趣、认知程度和教学的目的性、科学性、形式等方面展开调查,发现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目的性不明确、教学过程的不合理等问题,然后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呈现为中小学篆刻艺术教学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建议,以期对学校在以后的课程开展中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