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治理空气污染政策探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wisl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完成了本国的工业化进程。但是,工业化带给美国人的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裕,还有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各类污染现象中,空气质量的恶化最为严重,直接危害最为明显。50年代开始,美国各地频频发生公害事件,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联邦政府出台了第一部联邦空气污染治理立法。在随后的20年间,联邦政府多次颁布立法及修正案,空气污染治理领域的联邦化程度不断增加,终于在1970年达到顶峰。本文将结合60、70年代的时代背景、颁布的法案、实施的效果,分析美国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发展的脉络及原因,探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及联邦、州与地方三级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作用的演变。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与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美学术界对空气污染治理政策的研究成果与现状,简要说明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正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60年代经济繁荣、公众环保意识增强的背景下联邦政府颁布的三项空气污染治理立法,并通过提炼其内容分析60年代空气污染治理政策的特点;第二部分通过研究70年代颁布的两项《清洁空气法》修正案的内容与实施状况,分析这一时期空气污染治理政策的特点;第三部分通过全面审视空气污染治理政策的发展历程,探讨美国三权与三级政府的作用以及影响空气污染治理政策走向的根本性因素。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总结了美国空气污染治理政策联邦化的过程与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正> 在中国画画家中,应该说绝大多数是:或专工"工笔画",或专工"写意画",很少有同时擅长这两种画法的。而出自山东的崔培鲁,却是集这两种画法于一身的一位近年来声名鹊起的中
期刊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翻译商标,不仅需要结合汉语的特点,而且必须顺应消费心理,采用灵活译法,实现英文和原文间的效果等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商务交流的扩大,商标和广告语的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目前一些商标和广告语的翻译还存在着失误。笔者认为译者要站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准确把握
房地产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发展极为迅速。由于中国城市的更新速度已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发达的国家,因此商业地产作为房地产中的一支新兴力量也随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营销渠道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在商战中胜出的战略性资源。营销渠道是市场营销4PS的要素之一,对企业的营销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论文主要研究张
目前,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于知识存储和转化的障碍,例如,项目强烈的目标导向直接限制了项目团队成员对知识积累和转化的注意程度,加之项目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项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它不仅能拉动水泥、钢材、家具、装饰业发展,而且也对房屋中介业、物业管理、金融等服务业产生极大的促进
基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集热技术,提出将太阳能集热技术用于稠油开采系统的方法,解决常规稠油开采技术中存在的能耗大问题。建立了槽式太阳能集热技术直接产生蒸汽(DSG)稠
<正> 当一切有机形态的高能量燃料源越来越枯竭的时候,全世界对非传统能源(可再生)的兴趣提高了。建造由风、河和小溪水冲动的无坝微型电站就是其中之一。研究表明,当风速为1
<正>厦门经济特区是祖国大陆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试验场。厦门经济特区自成立至今已届而立之年,当前,无论是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发展形势还是海峡两岸关系形势都发生了显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