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族进城务工人员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群体。随着经济改革与户籍制度的松动,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因主动或被动原因,迁移到呼和浩特市生活。但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对于蒙古族务工人员来说,就业机会少,薪资待遇低,是他们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为保障我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的权利,党和政府先后制定了多种扶持政策。但由于城市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接纳度不仅和政府定制的各种扶持政策有关,还与城市原本的市政设施、生活环境、文化资源、公共资源等多个方面有关。因此,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的接纳和城市的宽容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以制片厂巷的蒙古族进城务工人员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研究了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在融入城市社会时遇到的种种困境。社会融入不是有进城务工人员单方面完成的,而是需要在城市和进城务工人员两方面的努力下完成。城市需要在城镇建设和社会政策中,要考虑到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的需求,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也需要适当的进行自我的文化调适,提高适应能力,以便更好、更快的加入城市生活的主流文化场域(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