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性能分析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punky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并且具有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线性响应范围宽和易于实现自动化等显著优点,因此该新型传感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开展了针对三种不同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优化、制备和组装,并且分别应用于人体肝癌细胞的检测之中,实现了对癌细胞的灵敏检测,为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临床检测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利用CFD方法,通过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并优化结构设计,以光刻法为基础,以PDMS为原料,成功地设计和制备出具有不同结构的微流控芯片。基于模拟数据得到的最优条件,其中最优条件包括芯片的最优结构(直通道,入射角度为120°),以及流速为50μL/min等。利用氨水和硝酸铈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基于软件模拟计算的最优条件,本文将以上两种溶液分别注入到微流控芯片中,开展二氧化铈纳米材料的合成,以及二氧化铈纳米材料形貌的控制。通过条件温度,流速等外界参数,实现了对产物二氧化铈纳米材料形貌的均匀可控。并基于此,利用离子层吸附法制备出硫化镉包覆的二氧化铈纳米粒子,用于组装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该组装中,利用铂丝电极为基底,利用层层组装法实现了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并应用于人体肝癌细胞的检测之中。其检测范围是1000-5000细胞每毫升,检测限为1210个细胞。鉴于基于二氧化铈-硫化镉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较窄,难以实现在临床检测中应用的难题,所以,亟需制备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鉴于二氧化硅的无毒性,以及良好的供电子能力,本文展开了合成纳米二氧化硅材料的实验。首先,利用溶液法和微流控方法分别制备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筛选出具有均一形貌的纳米粒子,并利用离子层吸附法制备出二氧化硅-硫化镉纳米复合材料。紫外可见光谱、能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被用来确认该材料成功的被制备出来。通过利用铂丝电极为基底,利用层层组装法再次实现了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并应用于癌细胞的检测之中。其检测范围是300-14000细胞每毫升。通过评估该传感器的性能,发现该新式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选择性和重现性。能够用于癌症早期临床检测的需要,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检测平台。鉴于上述工作中制备的新型传感器都需要进行封装工序,而不能够直接进行检测,本文开发出一种利用泡沫镍为基底的无需封装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并应用于人体肝癌细胞的检测之中。首先,通过对泡沫镍表面的化学修饰改性,实现了泡沫镍的亲疏水性改变,紫外可见光谱,能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被用来确认该材料成功的被制备出来。然后利用层层组装法制备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并应用于肝癌细胞的检测之中。其检测范围是200-10000细胞每毫升,检测限位78个细胞。通过评估该传感器的性能,发现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但是通过多次检测发现,由于未经过封装,其稳定性相比于封装过的二氧化硅-硫化镉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要略差。
其他文献
从民族化视角解读中国钢琴音乐“中国风格”的发展历程,并对比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状况,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进行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到了大数据时代,智能出行、智能家居、移动支付……每个人都不断地生成数据,个人信息的痕迹无处不在,中国的网络数据生产量和数据类型在世界
分析了泡沫陶瓷材料的吸声性能缺陷及原因,研究有机修饰对泡沫陶瓷吸声性能的影响。采用浸浆法制备泡沫陶瓷,利用浸渍氯丁橡胶溶剂(体积比,氯丁橡胶:溶剂油=1:1)对泡沫陶瓷进行有机
真实主义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是普契尼的代表作品,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巧妙地将“浪漫主义”和“真实主义”这两者完美地调和起来,将浪漫主义的内容与作曲技巧在歌剧中以真实
目的:对综合性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结肠检查前患者肠道准备的影响作用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10例首次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
闽剧《生命》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创排的一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红色题材现代戏。这是一部
本文通过分析氯气传感器灵敏度与气体浓度对应曲线,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以实时模拟计算芯片AD538为核心,并设计了一种用于传感器幂函数特性曲线修正的非线性校正电路,指数可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复杂形状工件表面沉积薄膜过程中,工件各表面与溅射靶之间存在不同角度,这造成了薄膜的斜入射沉积。在斜入射沉积过程中,阴影效应的产生将导致工件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