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到了大数据时代,智能出行、智能家居、移动支付……每个人都不断地生成数据,个人信息的痕迹无处不在,中国的网络数据生产量和数据类型在世界上排名前列。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犯罪分子采取了一系列非法手段,如数据窃取,信息窃取,网络钓鱼和电信欺诈,严重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负面社会影响。个人信息的保护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一直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并加强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在大数据时代,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得到了修订和完善。由于社会传统的影响和法律、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中国最近才开始关注个人信息保护。且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散在不同领域的法律法规中,难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据最新消息,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目前已列入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国完全可利用大数据时代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本文先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基本概念着手,接着分析个人信息权利的法律属性。然后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地区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结合中国的国情,找出适合国情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对规划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提出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