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增加社会福利。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其经济发展更是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关于FDI对工资水平影响的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近些年外商直接投资利用情况、就业及工资水平状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增加社会福利。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其经济发展更是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关于FDI对工资水平影响的文献资料以及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近些年外商直接投资利用情况、就业及工资水平状况,利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6年-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了FDI对全国及三大地区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问题,并从理论角度对于FDI对不同行业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FDI的流入对我国整体工资水平具有负效应。FDI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我国整体工资水平会降低0.119个百分点,呈现负相关状态。这种关系表明,FDI进入我国,导致全国工资水平整体下降。
第二,FDI的流入对我国三大地区的平均工资影响存在差异。通过区域对比可见,FDI对于三大区域平均工资的内在影响方式不同,导致对这儿个地区的平均工资影响不同。
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中国国有企业境外产业园区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由国有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在境外建设并以整体平台形式呈现的产业投资方式。从1995年创办第一批境外产业园区至今,中国已有各类国有企业境外产业园区上百个。这期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等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境外产业园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国内其他企业“走出去”的助推力。与其发展速度和国家重视程度相比,相关研究明显落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等新兴国家正在崛起,而欧美等老牌国家则相对衰落,各国都在调整新的国际地缘战略。由于打破了现有政治经济的平衡格局,为了国家利益,近年各国发生冲突不断,一些国家政治局势不断恶化,政治局势的动荡对双边国家的贸易也会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从地缘政治角度引入地缘政治指数研究地缘政治局势恶化与双边贸易之间的关系。 首先,结合国内外文献的研
对于管理者来说,企业的经营绩效往往是其最为关心的问题。尤其对于外向型企业来说,经营绩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司股票价格,进而影响到广大股东权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向型企业遇到诸如国际市场环境恶化、要素成本大幅提升等一系列新问题。如何在新环境下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就成为了学术界和企业界新的课题。 本文首先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系统理论、委托代
中国与巴基斯坦是友好邻邦,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具有密切的合作关系。进入21世纪后,经济合作在两国关系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双方经贸合作进入快车道。2013年,“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战略构想的提出,使得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中巴经贸关系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选取2000-2017年的中巴贸易相关数据作为研究依据,对两国商品贸易发展规模和结构进行研究,对中巴贸易的现状做出基本判断,即贸易
货币政策作为中国宏观调控的两类政策工具之一,其传导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控制力。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主要分为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目前中国经济主体对资金的需求仍通过间接融资渠道解决,银行贷款又是当前中国最重要的间接融资渠道,社会融资总规模的七成以上均是由银行贷款解决。当前,信贷渠道已成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渠道,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传导中枢在银行,也就是说银行的信贷投放偏好决定了实体企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依附于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就此结束。利率市场化以及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使得商业银行利差不断收窄,以存贷利差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无法继续支撑利润的增长,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探寻新的经营方式以提升其盈利能力。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迅速发展。从长期发展角度看,金融科技等技术创新将深入改变银行业发展格局,促使银行业调整战略方向,加速“智能化”转型。面对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新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日益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经济贡献度上,中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然而,截止2018年末,中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万亿,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2.1%,由此可见,小微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贷款支持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严重不匹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小微企业经济发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普惠金融的发展高度重视,在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普惠金融”一词,普惠金融发展更是被写入“十三五”规划,普惠金融成为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经过多方努力,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目前已经到了“攻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金融长期存在着二元结构,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县域还存在着大量小微企业、弱势群体被排斥在传统大型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范围之外,金融服
在全球老龄化严重的今天,老年人医疗、养老、护理需求日益增多。为了应对这些需求,保险业发展较发达的国家均在探索符合自己国家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国自21世纪起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而相应配套制度、服务措施尚不完善,老年人对养老生活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普遍感到担忧。因此,中国亟需建立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首先,本文在对长期护理保险概念界定和现有制度框架进行简要概述后,认为现有制度的下发为长期护理保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金融行业正处于改革发展之中,行业面临着全面开放的压力。中国商业银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利息收入都发展稳定,使得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发展起步也较晚。然而随着整体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中间业务的发展逐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间业务不仅可以规避监管对于资产和负债业务的严格限制,同时也可以带来高额回报。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中间业务的绩效问题是整个行业关注的核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