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武术运动员套路比赛中难度选用的特征——基于“2011年全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的统计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武术项目在高校的普及与推广,近年来,全国各类型的大学生武术套路比赛蓬勃开展。纵观各类大学生武术套路比赛,同一组别中运动员的演练水平与动作质量的得分都已相差不大,而此时难度的得分直接决定了运动员最终的成绩排名,这对每位运动员都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在比赛中难度方面获得制胜分,难度的选用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适合比赛的难度,将使运动员的比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在难度的选用中,大部分运动员或者教练员都是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和偏好选择难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参考。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参加“2011年全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运动员套路中的难度选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展现全国大学生武术运动员套路比赛中难度选用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并且分析其中的规律,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运动员在动作难度的选择上,都是以跳跃类动作难度为主,腿法类、平衡类或跌扑类为辅。  2、运动员在连接难度的选择上,都是以B级连接为主,A、C、D级连接为辅。  3、男子运动员对难度的适应性较强,主要表现在难度选择面广、难度系数高这  两方面;而女子运动员明显表现出对现有难度较弱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套路中难度动作雷同率高、难度系数低这两方面。  4、乙组运动员与甲组运动员在难度的选择上,乙组运动员比甲组运动员更倾向于难度系数高的动作难度与连接难度,并且难度的选择更为集中,难度重复率更高。  5、器械对于运动员难度的选用是有影响的。其从侧面增加了难度的难度系数,导致运动员在难度的选用上倾向于低级别的动作难度与连接难度。并且质量越大、长度越长的器械所增加的难度系数就越高,对运动员难度选用的影响就越大。  6、对于规则所规定的所有难度,无论在哪类项目中,都存在有一部分难度无人选做,这部分难度主要集中在难度系数高的平衡类与腿法类动作难度中。
其他文献
一、课题的提出(一)现实依据我县幼儿园地处偏远,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年轻父母又纷纷外出打工,子女的教育大多落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上。祖辈的教育思想往往非常传
期刊
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社会发展的产物,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和政府、企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非营利体育组织作为体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高校运动队训练、组织、管理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国家体育教育在学校得以开展和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我国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战略措施。
摘 要:新课程改革正在国内各个学校火速开展,因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提高了人们对文化素质的要求,整个社会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在改革过程中,每个学校或多或少地都注重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教师上课的标准,而校本课程资源则是以学校为基础的一种教学资源,运用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将会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具主动性。结合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状况,对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問题进行分析与解读,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