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HDAC1在糖皮质激素反应差异性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82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及环磷酰胺(CTX)应用前后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1(Histone deacetylase1,HDAC1)的表达水平,探讨HDAC1在PNS患儿GC耐药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在徐州医学院医院住院的PN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果,按照患儿对GC的疗效分成两组: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25例、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29例,且SRNS组根据临床治疗分为未应用CTX组16例以及应用CTX冲击5疗程组13例两个亚组;另选取1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均于清晨采集外周血,标本子未用GC治疗前、GC治疗4周后但未应用CTX前,应用CTX冲击5疗程后收集。分离淋巴细胞,分别应用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HDAC1蛋白及mRNA的表达。  结果:各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均有HDAC1的表达;GC治疗前,SRNS组HDAC1蛋白(0.4224±0.0084)及mRNA(0.5559±0.0393)表达均低于SSNS组(0.6755±0.0105,0.8350±0.0358)及正常对照组(0.5067±0.0145,0.6325±0.0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SNS组HDAC1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治疗4周时,SRNS组HDAC1蛋白(0.3536±0.0041)及mRNA(0.4387±0.0449)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SS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SNS组HDAC1蛋白(0.6385±0.0074)及mRNA(0.7631±0.0207)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0.5067±0.0145,0.6325±0.0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X组HDAC1蛋白(0.4965±0.0153)及mRNA(0.5732±0.0356)表达低于SSNS组,但高于SRN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对应的GC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不同GC反应PNS患儿有HDAC1表达差异,GC治疗后可能影响HDAC1的表达;2.HDAC1可能介导了PNS患儿GC耐药;CTX应用可使HDAC1表达升高。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纳米对比剂G250-mAb-SPIO在G250抗原阳性的人肾癌786-0细胞及荷人肾癌裸鼠模型中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靶向成像效果。  方法:在1-(3-二甲氨基丙
目的:颅内接种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建立新生小鼠MCMV性耳聋模型,通过观察耳蜗感染MCMV时间与各时间窗耳蜗形态改变、螺旋神经节(spiral ganglion cell,SGN
第一部分小鼠腹腔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特点目的:建立小鼠腹腔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生物被膜(BF)感染模型,观察小鼠腹腔P.a生物被膜感染特点。方法:(1)构建体外P.a生物被膜:医用输液管(PVC材料)为载体,野生型PAO1为实验菌株,体外培养形成早期P.a生物被膜。(2)构建小鼠腹腔P.a生物被膜感染模型:将14只雌性小鼠随机分成无菌载体植入组
目的:观察大鼠触液核5-HT2A受体的分布及其在瘙痒过程中的表达,探讨触液核在瘙痒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用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250±20g),研究毁损触液核对瘙痒大鼠的行为
目的:探讨应用常规形态学、CT灌注(CT perfusion,CTP)和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对鉴别肺部孤立性结节与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同时行CT平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