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的意图是使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拥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行动力,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多数学生选择“巧坐静听,低头沉默”,为了打破这种课堂模式,就需要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来。那么目前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参与度低的原因是什么,又怎样解决呢,便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通过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以及个人访谈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总结出了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参与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能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性建议,希望教师可以加强对教学的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师生间的互助性合作,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案。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课堂参与度的相关概念,以及课堂参与度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参与度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参与度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成因。第四部分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性的对策,主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师生互动合作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五部分是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参与度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