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位非裔美国作家,艾丽丝·沃克在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都占据一席之地。她具有双重身份,首先作为一个黑人,她对于黑人的处境有更深刻的了解;其次作为一个女人,她深深同情女性在社会中所受的压迫,想要帮助女性解决问题,帮她们走出困境。沃克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代表作《紫色》为她赢得了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这本小说在全世界都拥有很多读者。
《紫色》不仅是一本描写黑人生活的小说,更是一本关怀女性生存困境的小说。小说刻画了几位黑人女性的成长经历。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不仅受到来自白人社会的压迫,还承受着黑人男性的压迫。尽管都是黑人,可是在黑人社区,女性依然要忍受来自男性的性侵犯、虐待、和暴力。男性和女性之间没有沟通。跟其他女性主义的小说相比,这本小说更加从精神层面上关心女性的成长,关心她们是否在精神世界中获得了满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女人开始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和围着男人转,她们开始关注自身的感受,以及自我成长。这恐怕就是沃克努力想要实现的女性主义。
以往对《紫色》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女性主义,以及女性所受的压迫这些方面。本文旨在借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理论重新解读这本小说。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权主义的先驱者,她最早提出了雌雄同体的思想,并且将其使用在文学评论当中。男性和女性的性格特质是互补的,在传统观念中,男性应该理性、果断、勇敢,女性应该感性、敏感、以男性为中心,然而这都是片面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适当吸收一些异性的特质,来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才更利于两性关系的和谐。本文运用雌雄同体的思想,主要分析这些女性自我完善的过程,即她们实现雌雄同体的过程。小说中的新女性打破了自身的性别局限,在精神上达到了两性的和谐融合,实现了女性的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