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构式从语表形式看是转折句,但构式中前后填充的内容并不表转折,甚至毫不相干,但它既然存在于语言交际中,就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网络用语多为现代汉语传统成分的变形,其发展演变多遵循一定的规律,常常是从某一个广泛被人们认知的语言结构框架演变而来,如本文的研究构式“虽然我A,但是我B啊”是由现代汉语典型转折句式“虽然...但是...”发展变化而来,总的语表框架大体相似,但语义内涵却有质的差别。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当一种语言体系原有的结构意义无法满足发展中的交际需要时,人们往往就会利用原有结构的相似性,发现新的语言概念。通过探究分析我们发现,“虽然我A,但是我B啊”是在汉语转折关联系统压制下完成的语言成分变形,两者有同也有异,两者并存并没有违反语言的经济原则,反而把新的活力注入现代汉语之中,使之丰富社会语言。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我A,但是我B啊”是在交际双方会话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成分变形,特殊会话含义研究能帮助听话者更好地把握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对于日常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发挥极大的作用。同时,会话总是离不开主观动因,主观化推动语义演变,同时语义演变又反作用于主观化。主观化的推动因素是听话者结合会话和语境进行的语用推理,语用推理推动语用意义的演变。主观化的机制包括语义的重新调整及结构的重新分析[1]。本文主要以构式压制视角考察“虽然我A,但是我B啊”压制的类型和机制,从语表、语用和语义内容上对抑制类流行语压制力进行分析,并发现原有的转折系统与该流行语中的转折系统压制力不同,特殊会话含义理论和主观化是其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