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倒伏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倒伏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水稻产量,而且对稻米品质也有很大影响。目前,针对株型结构不同于常规杂交稻的超级杂交稻系列品种的倒伏程度、倒伏主要原因、对产量要素的影响、减产减收幅度等方面少有研究。深入开展超级稻倒伏特性研究,对于生产实践中协调高产与抗倒这一矛盾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实现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同时,通过探寻对不同种植方式、不同密度水平下和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倒伏级别的超级杂交中稻负效益的评估,为生产中水稻种植效益的评估提供依据,并对生产指导解决超级稻的抗倒伏,稻农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中游地区的汉江平原公安县超级杂交中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高秆超级杂交稻的倒伏特点,并在探明超级杂交中稻的倒伏主要影响因子的基础上,研究倒伏对不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特点,以期为超级杂交稻的效益评价提供理论系统,和进行超级杂交中稻的抗倒伏生产提供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倒伏差异方面:田间试验条件下的超级稻组合88S/1128和准两优527两种超级杂交稻并未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倒伏规律,但在相同的肥力条件下,超级稻组合88S/1128相对于准两优527抗倒性强,倒伏级别较低。高氮水平下的准两优527各节位倒伏指数均接近或者超过较大可能性倒伏的临界值。在225kg/hm2的施氮水平下,两种超级稻产出投入比均达到2.2,表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2)不同施氮量对超级杂交中稻倒伏性的影响方面:调查了低氮水平(N135kg/hm2)、中氮水平(N225kg/hm2)、高氮水平(N315kg/hm2)三种施肥水平对两种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及生长生理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不同施肥量处理间两种超级稻基部节间抗折性状差异显著,平均产量则以中肥处理最高。(3)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杂交中稻倒伏性的影响方面:对田间倒伏较为敏感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的不同种植方式倒伏级别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种植方式下,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相同节间抗倒性状总体上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幅度,但是差异水平较为不明显。基部节间节位则表现为手插稻和机插稻差异不显著,但与直播稻相比则有显著差异。同一品种的手栽稻的抗倒性均最高,机插稻次之,而直播稻的抗倒性均最低。种植手栽稻能够较大程度预防倒伏。三种种植方式的投入产出比均达到2.1以上,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4)不同种植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倒伏性的影响方面:研究了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三种种植水平对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的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每亩种植1.4万蔸的实验条件下抗倒伏能力最强,且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为本试验最佳的种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