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美国对中方提出的通过加强双边会谈、协商来应对中美贸易纠纷的主张不予理会,不顾世界发展格局及国际经济秩序,任意挥动以“美国优先”为宗旨的关税大棒,使得中美贸易纠纷愈演愈烈,人民币汇率市场也随之呈现明显震动。本文首先回顾且评述了相关研究文献,然后对贸易摩擦进行了定义,在简要阐述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现状及其产生原因的同时,梳理了主要汇率决定理论,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传导机理。实证研究部分,论文选取2017年8月19日至2019年8月19日中发生的144个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利用事件分析法合并得到44个事件期作为样本事件,从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出发,选取2017年1月3日至2019年8月31日不同外汇市场的人民币即期、远期汇率和中美利差日度数据,并将中美贸易摩擦变量引入EGARCH模型,尝试评估贸易摩擦冲击对不同期限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情况。理论分析表明:汇率市场异常波动和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发生具有显著同步性特征;贸易摩擦对汇率的传导渠道可分市场信号渠道、政府目标渠道、资产组合渠道三方面,分别通过影响外汇市场参与者预期、改变政府福利水平和重组外汇投资者资产组合持有比完成直接传导。实证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第一,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对人民币汇率造成显著异常波动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引发国际汇率市场的不稳定性;第二,不同外汇市场状态下,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冲击,即期、各期限远期汇率波动响应方向具有一致性,但响应程度存在差异,两国贸易博弈加剧了人民币离岸即期和在岸远期汇率的波动,并且该冲击对在岸远期六个月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正向作用效果大于对离岸即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正向作用效果;第三,贸易摩擦冲击对在岸远期汇率波动性的正向影响在不同期限上表现不一致,汇率交割期限越长,冲击效应更显著。因此,随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以及汇率市场化的协调推进,外汇投机者和央行政策制定者在决策时不仅要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对人民币汇率价格及波动的冲击效应,也要对离岸、在岸外汇市场下不同交割期限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进行比较,这不仅能更好地稳定人民币汇率及降低外汇市场风险,也为投资者进行资产的优化配置与风险规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