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醇萃取发酵耦联生产“改良型”生物柴油过程的性能优化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方法下丙酮-丁醇发酵的溶剂浓度低,回收精制发酵产物大量耗能,因此开发使用无产物精制、直接利用发酵产物的生物加工过程备受关注。一些国外研究报道表明,向生物柴油中添加化学合成的丁醇是改善生物柴油品质的有效途径。采用生物柴油作为发酵萃取剂,既可以从发酵液中移除毒性溶剂产物、缓解产物抑制作用、提高发酵生产强度,又可以将萃取有丁醇的生物柴油作为“高品质”生物柴油直接推广使用,省去耗能的溶剂产品回收过程。本研究中,发酵生产以玉米醪为培养基。前期研究使用的是7%(w/v)的玉米醪培养基,发酵结束后淀粉耗尽,萃取发酵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进一步强化丁醇萃取发酵性能,本研究将玉米醪培养基的浓度从7%提高到15%。这样不仅不会引起底物抑制作用,而且可以确保在萃取发酵过程中始终有足够营养成分。通过优化生物柴油添加量,使丁醇静态萃取发酵性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在优化条件下总溶剂产量达到31.55 g/L-发酵液,比传统分批发酵提高了54.88%。回用萃余液用于次轮发酵的配料,既可以节省宝贵的水资源,又可减少污染排放的负荷。研究结果表明,条件控制得当,50%左右的萃余液可以得到回用,有望逐步向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工业生产模式靠近。在丙酮-丁醇发酵中,溶剂产物丁醇的生成需要消耗大量的还原力(NADH),而生成丙酮的一路则不需要任何还原力。强化还原力(添加电子载体物质)可以强化丁醇的生成。本研究向培养基中添加0.1%(w/v)中性红,并且与地沟生物柴油耦联发酵。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无中性红)相比,生物柴油中的丁醇浓度和“实质性丁醇得率”分别从11.3g/L和13.8%增加到13.4 g/L和18.1%,提高幅度分别达到19%和31%,同时萃余液相中丙酮浓度降低28%,高丁醇/低丙酮的发酵特征和目标得到初步体现。
其他文献
对5种Coolmax/棉交织织物的吸水性、透湿性、透气性进行了测试,建立了Coolmax纤维含量与织物经向、纬向芯吸高度,透湿量、透气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随着纬纱中Coolmax纤维
根据香烟烟气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出了研制抑除卷烟味功能性纺织品的必要性,指出研制抑除卷烟味功能性纺织品的基础是建立评价方法。根据卷烟味的特殊性及其评价的难点,结合
天然抗氧化剂在医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香菇是著名的药食两用菌,开展从香菇中提取抗氧化物质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对香菇中的抗氧化物质开
非线性过程多目标优化和建模是制造领域两个重要而联系密切的研究课题。基于机器学习和计算智能的非线性过程建模方法,仅利用离散样本数据,可以建立多响应曲面,对非线性过程
<正> 一、《大藏经》的问世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四世纪,因对教义、戒律产生分歧,佛教教团内部分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上座部遵守原始佛教教义、戒律,
蛋白酶A(PrA)抑制剂因其生理特性在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马铃薯块茎汁液中含有多种蛋白类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占所含可溶蛋白的50 %以上,目前大多作为加工
旋转导向钻井工具是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核心工具,代表了目前导向技术的先进水平,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导向功能和稳斜功能。文章概述了导向钻井工具的发展,叙述了滑动导向钻进方
L-丝氨酸(L-serine)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直接发酵法生产L-丝氨酸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选育一株能直
共生理论在当今越来越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生物学上的概念逐步引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并且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分析了共生理论的目的性、整体性、开放性三个方面
在彩报印刷的过程中,套印精度是评价报纸印刷质量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为了测定套印的准确程度,通常采用“定位标记法”随时检查套印误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套印精度。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