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育职业能力建设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以知识技术创新和人才科技竞争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把握住21世纪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教师。而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高校教师专业化的推行,都对高校教师的教育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选择高校教师教育职业能力的建设进行研究,在构建了高校教师的教育职业能力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专业化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建设,具体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通过综述国内外教师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以及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理论与实践成果,为论文的后续展开做好研究支撑。   二是对高校教师的特点及其教育职业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构建出了高校教师教育职业能力结构模型,以便后文提出针对性的建设策略。   三是高校教师教育职业能力建设的理论依据和现状分析,通过对理论基础和实践现状的研究和分析,为高校教师教育职业能力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现实依据。   四是高校教师教育职业能力建设的策略,从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专业化发展这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建设策略,以期促进高校教师教育职业能力的提升和终身发展。
其他文献
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体系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必要手段;既是响应学校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遵从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的宗旨
台湾自2001年以来正式实施九年一贯课程改革,本次课改通过设置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各学科领域课程小组等一系列举措来发展草根式的校本课程。大陆在2001年也颁布了《基础教育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地理环境、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的作用下,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然而
2015年适逢二战结束70周年,反思20世纪的多次战乱和二战给人类带来的教训,在儿童的保护与教育上亦有许多值得思考与探究的问题。20世纪历史进程中,“儿童权利”的提出与法规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与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容易引起学生的不良适应,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我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不容乐观,高校有必要关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影响大学生人
教师隐性流失是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一种教师力量和效力的消退。教师隐性流失表现形态呈现多样化,按其效力消退形式与原因可分为精力型、价值观型、知识型、技能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