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micro PET/CT显像观察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36156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用小动物PET/CT(micro PET/CT)探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 CIRI)后予以黄芪甲苷治疗后脑组织葡萄糖代谢变化情况,并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观察脑组织及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变化情况,评估在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黄芪甲苷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黄芪甲苷治疗脑缺血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方法:48只成年健康雄性 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B组),黄芪甲苷低剂量治疗组(C组),黄芪甲苷高剂量治疗组(D组),每组12只大鼠。采用改良Longa的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ak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B组)和治疗组(C、D组)栓线插入右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的深度约为18mm,60min后抽出栓线实现再灌注,假手术组(A组)在栓线插入颈内动脉约10mm后即刻退出,余操作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同。低剂量治疗组(C组)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成功后立即予以腹腔注射黄芪甲苷10mg/Kg/d连续治疗14d,高剂量治疗组(D组)在建模成功后立即予以腹腔注射黄芪甲苷20mg/Kg/d连续治疗14d,假手术组(A组)与模型组(B组)在治疗上不予任何处理。然后再将 A、B、C、D四组分别单纯随机分为两组,各组6只大鼠,即A1组、A2组、B1组、B2组、C1组、C2组、D1组、D2组。在A1组、B1组、C1组、D1组大鼠术后第1天、3天、7天、14天,参照Garcia评分系统,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于建模成功后第1天、7天、14天,给予A1组、B1组、C1组、D1组大鼠尾静脉注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约18.5MBq(500μCi),30min后行micro PET/CT脑显像,根据micro PET/CT图像,测定缺血灶及周围脑组织、对侧脑组织及小脑的葡萄糖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再计算靶组织/非靶组织的比值(target-to-nontarget ratio,T/NT);再灌注24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2组、B2组、C2组、D2组大鼠脑组织匀浆及尾静脉血清的IL-1β、TNF-α水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不同处理组各个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葡萄糖代谢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不同处理组脑组织、血浆中的IL-1β、TNF-α的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大鼠麻醉效果良好,成功造模。1.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逐渐升高,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模型组(B1组)在第1d、3d、7d、14d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A1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治疗组(C1组)的评分各个时间点均高于模型组(B1组)(P<0.01),高剂量治疗组(D1组)各个时间点的评分均高于模型组(B1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剂量治疗组(D1组)的评分与低剂量治疗组(C1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2. micro PET/CT显像能够很好的显示脑缺血灶及周围脑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情况,脑缺血灶及周围脑组织葡萄糖代谢是缺损、减低的。3. micro PET/CT图像上观察,模型组(B1组)的葡萄糖代谢低于假手术组(A1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第1d、7d、14d均较低;低剂量治疗组(C1组)的葡萄糖代谢高于模型组(B1组)(P<0.05),高剂量治疗组(D1组)的葡萄糖代谢高于模型组(B1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剂量治疗组(D1组)的葡萄糖代谢与低剂量治疗组(C1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模型组(B2组)大鼠脑组织及血浆中的 IL-1β、TNF-α的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A1组)(P<0.05),治疗组(C2组、D2组)的炎症因子含量均较模型组(B2组)低(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治疗组(C2组)与高剂量治疗组(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micro PET/CT显像能够很好的显示脑缺血灶及周围脑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情况,脑缺血灶及周围脑组织葡萄糖代谢是缺损、减低的。2.黄芪甲苷能够改善大鼠脑缺血灶及周围脑组织的葡萄糖低代谢情况,并能促进脑缺血后炎症因子的吸收,改善神经功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而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现
快乐与善是伦理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有的哲学家将快乐等同善,作为所要追求的人生的一个最高的和终极目标,如快乐主义者;有的哲学家承认快乐的存在,但并不将快乐等同于善,而是将
目的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病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可以选择性的造成肌肉疲劳的现象,对大多数的病例而言,免疫攻击的靶点是骨骼肌的乙酰胆碱受体。约一半的MG
摘 要:程度副词“很”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区分形容词和动词的一种重要手段,固始话中程度副词“很”不仅可以修饰形容词还可以修饰动词。本文着重分析了固始话中哪几类动词可以被程度副词“很”修饰以及“很vp”组合在固始话中可以作哪几种句子成分。  关键词:固始方言;副词“很”;动词类型;句子成分  一、绪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属华东与中原交融地带。固始方言属于中原
摘 要:本文从构式的推导性出发,探讨了构式“做人不要太 N”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发展历程。文章进一步从构式压制的视角分析了修辞构式“做人不要太 N”如何被压制成功并探明该修辞构式的认知理据和社会文化动因。最后我们对构式修辞效果的两极命运作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修辞构式;构式压制;认知理据  一、引言  “做人不要太 N”是一种网络流行语,是由“做人不要太 X”的零度构式对句法层面的宏观偏离所形
本文重点考察19世纪汉语教材《语言自迩集》中的反复问句,通过对分类,总结和描写其语言特征.清末北京话反复问句的主要类型有VP+Neg和VP+Neg+VP,后者使用频率远大于前者;两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