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民生问题解决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使命。1995年11月,广州市成立全国首个法律援助中心,标志着我国正式引入法律援助制度。经过十五年的实践,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日益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关于我国法律援助的研究,但针对区县一级法律援助实施情况的研究却尚不多见。为了探索完善基层法律援助实施的对策,本文试图通过第一手材料,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数据统计等方法,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对近年来广州市荔湾区法律援助工作在社区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荔湾区法律援助实施的基本情况,包括社会背景、机构设置和管理、案件受理程序和办理情况以及近年来的新尝试。
第二部分,结合广州市荔湾区法律援助的实施情况,归纳出亟待改进的存在问题,如法制建设不健全,管理机制不顺畅,运作机制不协调,队伍建设不到位等。然后根据这些存在问题,从政策、经济因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结合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从四个方面去探索荔湾区完善法律援助实施的对策。首先,提出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出台规范性文件,规范日常业务制度,加强法律援助的法制建设;其次,通过行政独立和改进资金管理机制,完善法律援助管理体制;再次,以制定合理的经济困难标准拓宽服务形式两大途径来完善法律援助运作机制;最后,建议整合资源和建立激励机制,扩大法律援助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