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节结核病原学诊断困难,其早期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血清学检查仅有辅助诊断价值,结核性肉芽肿样改变也不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特有病理表现,还可由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因此临床诊断疑似关节结核包含关节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关节感染病例,需要进一步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才能最终诊断。近年来分子生物技术迅速发展,只需要少量的分枝杆菌DNA便可扩增检出,具有高度的灵敏度;不同分枝杆菌保守基因序列(如16S rRNA基因、16S~23S rRNA基因等)的核苷酸长度及排列顺序有差异,可以作为菌种鉴定检测的靶基因;根据这些特性分子生物技术可作为疑似关节结核菌种鉴定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应用培养菌种鉴定法和PCR-反向膜杂交法,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关节外科住院病人中经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改变诊断的35例疑似关节结核病例和35例非关节结核病例行菌种鉴定。培养菌种鉴定法4-6周报告结果,从疑似关节结核组鉴定出8例结核分枝杆菌,1例牛结核分枝杆菌,非关节结核组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灵敏度为25.7%,特异度为100%;PCR-反向膜杂交法1天报告结果,从疑似关节结核组鉴定出18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例戈登分枝杆菌,1例浅黄分枝杆菌,非关节结核组1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经PCR-直接测序关节结核组20例PCR-反向膜杂交鉴定阳性结果与PCR-直接测序结果一致,1例非关节结核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PCR-直接测序检测未扩增出核苷酸序列,证实为假阳性,灵敏度为57.1%,特异度为97.1%;两种菌种鉴定法阳性率差异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6,P=0.01)。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无需分离临床标本中分枝杆菌菌株,可直接从疑似关节结核临床标本中提取分枝杆菌DNA进行检测,快速鉴定菌种,且不需要昂贵的实验设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