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前后国民政府对甘肃农业的开发与扶持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东北的沦陷和国民政府的建设需要,国民政府从国防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西北、西南的重要意义,将西北、西南作为抗战大后方,也作为长期战略战争的支撑点。抗日战争前后国民政府对甘肃农业的开发,推动了甘肃农业的发展。在优良农作物品种及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土壤改良及农田种植面积扩大、水利、农贷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战时经济做出了贡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甘肃农业的生产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和生产技术结构。甘肃农业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起到了救济难民、稳定社会、增加后方粮食供应作用。农业中高等教育机构及科研机构的建立,气候及水文观测方面的开展,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科学技术指导条件。在病虫害防治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无论是对病因的深刻认识,还是对病害的分布以及防治手段,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农村金融方面,逐步建立农村金融网,加大了对农业科研事业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力度,使得农业发展有了技术支持,并取得良好结果,对甘肃农村经济及科学技术的推广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此次国民政府对甘肃农业的开发是战时性的,有着很强的应急性。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政府战略中心随之转移,如火如荼的开发事业陷入停顿状态,甘肃农业的发展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其他文献
近几年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在不断发展,BIM技术也在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简要地介绍了BIM技术的涵义、特征以及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发展趋势,并探讨BI
赵炳麟(1873—1927年),是清末民初的一个小京官,他出身于穷乡僻壤的广西,却具有开阔的政治视野和经世致用的史学理念,是晚清广西士人中卓然特立的一个。他在清末新政变革中反
讨论了日语中谓语的语言特点,分析了日语的4种基本句型.
本文依托身处革命圣地延安的优势,借助延安大学图书馆红色数据库收录的第一手资料,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史料,走访革命纪念旧址和老区群众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延安时期电化教育
从上海回来的孙立军,还未从兴奋的状态中恢复过来。深深被那种热烈气氛所感染的他还在感慨,原来借助媒体的力量不仅能够让观众掏钱进影院,还能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的动画电影
本文对1932—1937年的冀东走私以及国民政府冀东缉私进行研究,探讨了冀东走私的复杂性、冀东缉私的艰巨性、国民政府缉私措施的局限性,论析了日本“分离”华北策略的侵略本质
远距离转录调控是指增强子、沉默子和隔离子等顺式作用元件参与的组织和发育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调控。其调控元件可位于距转录基因很远的DNA区域,甚至分布于邻近基因内含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