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1932—1937年的冀东走私以及国民政府冀东缉私进行研究,探讨了冀东走私的复杂性、冀东缉私的艰巨性、国民政府缉私措施的局限性,论析了日本“分离”华北策略的侵略本质。本文的前言部分综述了有关冀东走私和国民政府缉私的学术研究情况并对论文的写作缘起、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框架结构进行了阐述。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日本推行“分离”华北的侵略政策以及华北危急局势下的国民政府对日态度两个方面论述了冀东走私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考察了冀东走私的历史过程,分别对冀东走私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三部分,分析了国民政府应对冀东走私的举措。探讨国民政府缉私策略的阶段性演变、缉私规章制度的制定、缉私组织机构的设立、缉私队伍的组建,并对与冀东走私的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国民政府缉私措施进行了阐释。第四部分论述了冀东走私对中国内政、外交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分析了国民政府冀东缉私的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结语部分总领全文,揭示了日本策划冀东走私之目的以及国民政府对日实行妥协退让政策的危害。文章认为,冀东走私是日本侵略者策划操纵的有背景有组织的走私活动,是其对华北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其既定的“分离”华北侵华政策的重要一环。南京国民政府针对冀东走私采取的一系列缉私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浪人的疯狂走私活动。但是,随着日军的步步进逼,南京国民政府时即时离的对日妥协退让政策最终导致冀东缉私难尽,华北海关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