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伴房颤患者左心重构及其功能特点的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房颤患者左心重构及其功能特点、临床意义,对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做初步探讨。方法:依据JNC7高血压诊断标准和ACC/AHA/ESC 2006房颤指南诊断标准(AC标准)分为: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房颤患者以及高血压伴房颤患者分为:高血压伴房颤组224例(男120例,女104例),原发性高血压组171例(男97例,女74例),单纯房颤组166例(男90例,女76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157例(男93例,女64例)。采用GE 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各心腔结构和功能。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离散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2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四组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与高血压伴房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程、房颤组与高血压伴房颤组的房颤病程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与高血压伴房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房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单纯房颤组及高血压伴房颤组中,房颤类型主要是阵发性房颤,分别达到75%及69.2%。3、四组间IVSTd、LVPWTd、LVESD、LVEDD、LAD、RWT值均以高血压伴房颤组最大,其中高血压对上述各项数值均具有影响作用(p<0.05);房颤对IVSTd、LVEDD、LAD及RWT值具有影响作用(p<0.05);而高血压及房颤两因素对LVESD、LAD及RWT均具有交互效应(p<0.05)。4、四组间LVM、LVMI、SV、CO值均以高血压伴房颤组最大;高血压伴房颤组FS及LVEF明显低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高血压对LVM、LVMI、LVEF值具有影响作用(p<0.05);房颤对LVM、LVMI、SV、FS及LVEF值有影响作用(p<0.05);而高血压及房颤对LVM、LVMI、FS及LVEF值具有交互效应(p<0.05)。结论:1、高血压或房颤发生时,患者的左心结构及功能亦发生改变,高血压合并房颤时这种变化则更为显著。2、高血压导致的左心重塑是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Objective: Parthenolide?(PTL) induces anti?tumor effects via the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 signaling pathway. MCL3, a PTL derivative, is a sesquiterpene l
目的 探究对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当中采用左西孟旦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与用药安全性分析.方法 本研究共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0例采用传统治疗的患者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早期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选取65例左室正常构型(LVN)的EH患者,按照左房内径指数(LAI)分为无左房
Inflammation is a defensive reaction of the human body to numerous detrimental stimuli, including physical trauma, noxious chemicals, as well as microbial 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