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语言迁移视角考察中国学习者对英语指示代词“this/that”和“this/that+N”习得情况。本研究旨在考查中级英语学习者和高级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指示代词“this/that”和“this/that+N”过程中,是否受到汉语指示代词“这/那”和“这/那+N”的标记性影响。语料来自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的两个子语料库:ST3、ST6,前者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公共四级考试作文,后者为英语专业大学生专业八级作文。利用Ant Conc检索出包含“this/that”句子,查看“this/that”使用情况。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三点英汉指示代词不同:(1)汉语中指量词组使用广泛,即“这/那+(数词)+量词+N”,而英语中没有专用量词,不存在这种形式;(2)汉语是零冠词语言,但是在汉语中“这/那+N”用法相当于英语中“the+N”用法;(3)汉语中“这/这+N”和“那/那+N”在表达时间距离时,表示过去很久指示代词以及很远将来指示代词时与英语指示代词存在差异。同时,根据标记性划分标准,对这三种英汉指示代词不同进行标记性强弱划分,并根据标记性假说提出三个问题:(1)中级英语学习者和高级英语学习者是否都会迁移“这/那+(数词)+量词+N”这一标记性结构,为什么?(2)中级英语学习者和高级英语学习者是否都会把“这/那+N”冠词性用法等同为“this/that+N”,并使用“this/that+N”来表达“the+N”,为什么?(3)在表达二种时间距离时,中级英语学习者和高级英语学习者是否都会把可以作为过去很久指示代词的“这/这+N”等同于“this/this+N”用法,也会把作为很远将来指示代词的“那/那+N”等同于“that/that+N”,为什么?研究结果表明:中级英语学习者以及高级英语学习者都不迁移“这/那+(数词)+量词+N”;但会使用指示代词“this/that+N”以替代“the+N”;在表达两种时间距离时,也会迁移“这/这+N”和“那/那+N”。第一和第二个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语言标记性假说;第三个研究结果与语言标记性假说相悖。本研究分别从标记性、典型性、心理语言类型、语义迁移等对数据结果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