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欧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等重要领域。语言是双方交流合作的媒介与桥梁,所以外宣材料的编写与翻译就变得异常重要。本文是笔者对《太原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翻译实践所做报告。该翻译约65000个汉字、多经济术语和无主句。此翻译由笔者独自完成,从译前准备到翻译完成历时75天。通过翻译过程总结和译文案例分析,报告讨论:通过划分文本类型和应用语言转换技巧实现译文的准确性、可读性、信息传达和交际功能;译者需具备的专业素质、责任意识和沟通意识。在报告中,笔者以Peter Newmark的文本类型理论为依据分析译文的文本类型、功能和语言特色,提出了翻译的基本目标,并用交际翻译理论作指导。在翻译过程中,注重翻译的准确性和交际性,使用增词、释译、音译、省略、概括等技巧,指导成语、同义复用或重复、政治和文化特色词、专业术语和无主句的翻译,确保译文的准确流畅。报告表明,译者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中英文水平、丰富的专业术语库和精湛的翻译技巧,指导翻译的理论,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沟通意识。报告期待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为之后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