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及其启示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行政监察作为我国行政系统内部的一种自我监督方式,在国家监督制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郡县治则天下安”。县级行政监察作为国家行政监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县域行政系统内部设置专门的机关掌握监察职能,通过国家各级监察部门的配合来行使监察权力,对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其任命的编内外行政人员的工作和活动进行监察,在维护县域政令通行、保障县政府廉洁公正、促进县级政府行政改革,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县政监察的现实运行中,受各县的行政范围、地缘因素和乡里文化等固有因素影响,存在封建官僚主义残留、权力监督制度滞后、考核和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我国古代监察制度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变迁和发展历史,其中在关于权力制衡的有效性,以及通过监察手段促进官吏清廉等方面,是中华民族传统治国思想中的精华部分。探析古代县政监察制度的构成、特点与变迁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促进现阶段我国县级政府依法行政、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将权力制约在制度的笼子里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在本文中使用制度变迁理论作为研究工具,第一章导言部分先总结了选题的缘起和研究现状,再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第二章主要对古代县政、古代监察体制和制度变迁理论等概念进行阐述。第三章通过分析古代监察制度的变迁历程,使用制度变迁理论,对其变迁的动因、主体、类型等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梳理古代县政监察的特点,归纳其中的缺陷和教训。第四章探讨了古代县政监察在合理发挥制度变迁的作用、健全多方监察体系和重视县政监察机制等方面的启示,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制度变迁这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深入分析古代县政监察制度变迁的过程,能发挥不同学科的理论优势,为行政监察制度改革提供不同角度的全新实践经验。同时,吸收古代县政监察的经验与教训,探讨非正式制度等历史遗留因素对县政监察的持续影响,并针对性地在预防机制、惩戒机制、教育机制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可以为我国县级政府提供行政监察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提高,区域不断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城市之间及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就必然造成随之而来的区域公共事务的出现。如何解决日益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如有效利用课本插图、网络
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已经被提高,需要重视应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因为它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与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且能够提高学生的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整体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迅猛,小城镇功不可没。大量三来一补的制造业分布在
学位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创新性地融入趣味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实现识字教育目标,夯实学生语文学习基础.
怀着对教师的崇拜,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我义无反顾选择了教师这一甘做人梯的职业.教了二十年书,期间,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艰辛,更体会到了当班主任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面
摘 要 在科技大发展的今天,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应用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进入课堂,它为培养全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因此,人们对信息技术教学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下,初中信息技术老师肩负重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科思想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能力,以此来实现新时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本文主要对《伯牙绝弦》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
2008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该规划中明确提出广东必须建设现代农业支柱产业。现代农业的提出不仅是为广东农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