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整体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迅猛,小城镇功不可没。大量三来一补的制造业分布在珠三角东岸的小城镇,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和大型乡镇企业依托小城镇茁壮成长,小城镇已经成为广东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之一,2000年广东省提出重点建设中心镇以来,中心镇更是成为全省经济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重要据点。
回顾广东省小城镇和中心镇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城镇,大问题”到“中心镇,大战略”的探索与转变。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因为,至2000年全省1550多个建制镇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出现了一批建制镇先发展起来,城镇城市化功能日臻完善,生活和生产环境日益改善,成为集聚力和辐射力较强的区域中心。但是长期以来,小城镇的发展有着一定局限性,处在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夹缝之间,集中地体现出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粗放利用土地,规划标准低,城镇建设单调无序,许多小城镇建设“城不像城、村不像村”。
2000年,广东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优先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经济条件较好的小城镇的号召,出台了《关于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全省重点建设300个左右中心镇,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3年出台《关于加快中心镇发展的意见》,从规划编制和管理、积极引导产业集聚、拓展建设资金渠道、实行用地倾斜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适应中心镇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等六个方面为中心镇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广东省中心镇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发展中碰到不少困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特别是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大背景下,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位条件的广东中心镇,很有必要重新审视各自不同的新一轮发展方向定位与对策,寻求可持续发展。
本文力求通过对广东省中心镇发展的历程回顾、特征分析、问题总结、成因探讨以及实证研究,为广东省中心镇新一轮发展提出针对性强的发展方向定位和具体的对策,以求推动和促进中心镇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