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荒漠草原的苏木和嘎查为例,以四子王旗过去多年的气象数据和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气候变化数据中极端气候出现的频率,构建模拟未来10年气候变化的情境。此研究通过对四子王旗100余户牧民的调查访谈,并构建了四个模拟变化的情景即:A无气候变化无适应性措施; B有气候变化无适应措施;C有气候变化有适应性措施;D无气候变化有适应性措施。在气候变化情景下,饲养新品种产肉量增加明显,暖棚的作用在欠年时,饲草料短缺的情况下是不能够保证获得更高产量的;禁牧和高减畜比例措施下,单位家畜的产肉量增加。无适应性管理措施下,家庭牧场的净收益随着牧场规模的缩小而减少,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气候变化模拟情景,按照牧户规模从大至小的顺序,分别较无气候变化情景下增加0.92%,0.02%和0.03%。 无适应性管理措施下,不同规模的牧场的甲烷排放量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并不明显,在不同降雨年份中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减少,同一规模牧场中的甲烷排放量与年降水量有关,不同规模牧场中的排放量同牧场规模的大小成正比。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牧草的生物量,进而影响家畜的采食及甲烷的排放。采用不同的适应性管理措施下的不同规模牧场的甲烷排放量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不紧密,其排放量的多少仅仅随着家畜数量的减少而减少,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